11月27日下午,由南京大學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文創平臺、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新聞中心主辦,南京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南京大學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文創平臺美術產研中心、十八號文學社承辦,南京大學雕塑研究所指導、南京傳媒學院文管學院協辦的《觀象——詩歌意象視覺藝術展》在南京大學文創藝術館盛大開幕。高順青臺長與古公亮主任共同為展覽揭幕南京廣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臺長高順青,南京大學創新創業與成果轉化辦公室副主任古公亮,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李曉愚,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丁珊珊,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南京市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南京大學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文創平臺美術產研中心主任尚榮,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市青美副主席戴丹,南京大學雕塑所辦公室主任、市青美秘書長傅禮城,市青美副秘書長張朝暉,詩人、小說家、副教授黃梵,詩人、小說家、《雨花》雜志副主編育邦,書法家魏晉、宋志偉,高校教師、詩人、《觀象——詩歌意象視覺藝術展》策展人汗青,十八號文學社社長包書海等出席開幕式。
南京市文化藝術界代表、十八號文學社社員以及報名參與觀眾近百余人參加活動!共同見證了一場由詩歌串聯的全新藝術風格。尚榮主席首先代表南京大學文創藝術館對各位嘉賓和藝術家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他表示,南大雙創是全國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我們以雕塑、繪畫為抓手,依托南京大學雕塑藝術研究所、江蘇省雕塑家協會、南京市青年美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共建,成功舉辦了各類學術活動和學術展覽,先后推出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項目《南朝石刻的臨摹寫生與傳統雕塑的保護人才培養》作品匯報展、《偉大的祖國——中青年雕塑藝術家作品邀請展》、《古漕新韻千秋傳承——蘇臺兩地青年藝術家印象運河作品展》、《時代新象——慶祝建黨100周年南京青年美術邀請展》、《琢境——江蘇雕刻藝術作品邀請展》等,豐富多元,精彩紛呈,為藝術家尤其是青年藝術人才提供了高端展示平臺,助力了學校美育工程建設,同時也獲得了學校和社會的廣泛好評。
我國詩歌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意象更是詩歌的靈魂所在。此次南京市青年美術家協會的藝術新力量和十八號詩社的文學力量相結合,不僅是形式上的創新,更是思想上的創新和創生!尚榮主席致辭十八號文學社社長包書海則在發言中,展現了詩人們對這個世界發自心底的的覺知。
他表示,詩歌是撫慰人類心靈的安魂曲,它會有一瞬間跟你的人生經驗接通的時候,讓你既孤獨又存在于眾人之中,你有一種靈魂的伴侶,有精神的同行者。“如果一個人讀懂了詩歌,他也就真懂了自己的生活”。包書海社長致辭南京廣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臺長高順青,南京大學創新創業與成果轉化辦公室副主任古公亮共同為展覽揭幕。開幕式嘉賓合影留念策展人汗青帶領嘉賓和觀眾瀏覽并介紹了本次展覽。
據了解,詩歌文本方面,此次不僅有到場嘉賓中詩人黃梵、育邦的詩歌參與展出,展覽還邀約到胡弦、馬鈴薯兄弟、孫冬、傅元峰、思不群等詩壇名家和諸多優秀青年詩人的代表作品。這些作品將與各類視覺藝術作品一同呈現。展覽分為三個單元,展現詩人與詩歌意象的三種關系。
主題分別是《愛是佯裝在畫其他事物》、《魚眼殘留的大海的假象》以及《苦心篆刻在水面的謎》。參觀展覽現場一參觀展覽現場二參觀展覽現場三開幕式上,嘉賓們圍繞詩歌與書法、雕塑、繪畫和攝影的關系,作了對談。座談會現場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李曉愚舉例說明了詩歌、繪畫為我們提供的許多美好意象:在展覽呈現的一首詩歌里,吞下肚的柿子不再是一個普通水果,而成為掛在心中的一盞橘色燈籠,如此一來,物就擺脫了人賦予它的“用途”,作為一種有質地的存在,獲得了自由。
她表示,“觀象”展是一種既有趣味又有張力的嘗試,促使我們去思考不同藝術的潛力和疆界。李曉愚院長發表感言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丁珊珊老師則在觀展中找回了“孩童般純凈的眼睛”。她表示,在詩與象的碰撞中,感受到了文字與圖像之間的摩擦,這種摩擦帶來了一種張力,一點靈動,還有一絲趣味。丁珊珊教授發表感言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市青美副主席戴丹就文字和圖像在藝術史的發展關系闡述了自己的看法:文字和圖像通常是一種平行的關系,又是相互教育的;
這兩種載體在銳化我們的知覺,從某種程度上也使無序的自然世界變成有秩的文化世界。戴丹教授分享與交流詩人、小說家、副教授黃梵表示,用繪畫、雕塑、攝影、書法等各種類型的象,來觀看詩歌中的意象,或者相反,這種象的思維,是把它們融為一體的保證。詩歌和這些藝術是各自獨立創作的,它們之間就必然會有縫隙,錯位,這恰恰為不確定的意味,留下了暢想的空間。黃梵教授交流與分享詩人、小說家、《雨花》雜志副主編育邦認為詩歌無所不在,詩意無所不在。在蕓蕓眾生的面孔背后,必然隱匿著詩人的身影,也許他們并不是寫下一行行文字的詩歌,而是以其他的方式接納與表達這個世界的詩意。
育邦主編發表感言高校教師、詩人、本次展覽策展人汗青認為,文字不應只是影像的解釋。詩歌和影像需要“錯搭”,為兩者可能產生的全新意義留有空間。此次詩歌與攝影、書法、繪畫的跨界藝術展就像一場“蒙太奇”的狂歡。策展人汗青講述展覽歷程詩歌與其他藝術的混搭能否產生新的美?這種美是否蘊含藝術的某種新的可能?
在所觀萬象之中,也許有一個正在構建的新詩意象的世界,有一個正在無限延展的關于詩歌的未來。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詩人們以及《觀象》展的觀眾們,將一起探索詩歌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