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男孩,應該在學校的藝術節(jié)上換上超人的表演服,向一整個童年的英雄夢進擊!或者是在放學后和小伙伴們比賽誰的遙控賽車跑得更酷。可是在加拿大,15歲的對超級英雄、電子游戲、踢足球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不感興趣。他的愛好,"詭異"得讓很多成年人都害怕!就問你,旁邊的位置上要是突然坐個它,你敢不敢動?
我們小時候抱著睡覺,摟著過家家的娃娃,應該有著撲閃撲閃的大眼睛,圓嘟嘟粉嫩嫩的臉蛋,金黃色的長頭發(fā)…那是誰家小朋友見了都想親一口的可愛啊。可是做出來的這些娃娃,那是誰家小朋友見了恐怕都想哭吧…從2歲起就顯露出了一些些喜歡自己動手做手工的跡象,一開始用的材料是布類等紡織品。但是慢慢長大后,也有了自己的藝術想法。他開始嘗試用衛(wèi)生紙、干羊毛化合物、礦物油和膠水來制造一種特有的粘土,然后再自己燒制成娃娃的形狀。
首先捏出造型,簡單一些的可以直接用烤箱加熱固形,然后再憑著靈感給它上色。包括它們外穿的衣服,也都是自己親手設計和縫制的。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這些特別的娃娃后,都會忍不住想問問這個只有15歲的小男孩,這些雕塑到底有什么不一樣的意義?然而,在一次的采訪中卻告訴大家:"我不喜歡直接告訴你們我的想法,我更愿意讓大家自己決定,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意思,那便是什么意思。
而且,我更喜歡直接通過藝術來表達,而不是說話。"這個解釋聽上去…就很藝術家!將自己獨創(chuàng)的這些娃娃叫做"隱喻雕塑"。其實包括父母在內的很多親戚朋友,也都說不清楚是怎么喜歡上這種"暗黑系"的藝術路子的。在別人家孩子兩歲還要爸媽追著喂飯的時候,兩歲的卻總是趴在地上搗鼓著一些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邏輯的"藝術品"。但爸爸媽媽并沒有因為孩子不同尋常的愛好就企圖扼制他內心對于藝術最天然的那份憧憬,而是為他專門空出來一個小房間,當做他的工作室。
2016年,的作品在惠特比車站畫廊的的展覽中獲得了一等獎,讓他開始受到了關注。小有名氣之后的,已經有不少網友開始聯絡到他,希望有償定制這些玩偶。得到了愈來愈多人的肯定和支持以后,現在連出門在外都會像是帶著任務一般,看到什么奇奇怪怪的材料就會撿回家。"人們經常告訴我,他們覺得我的雕塑很黑暗,很嚇人。但我覺得一點都不嚇人,我只是喜歡老式的藝術風格而已。
"沒有人知道在這個只有15歲的小腦袋瓜里,究竟有著怎樣的奇妙世界。然而藝君還是愿意相信,15歲的小朋友,心中一定是擁有屬于他自己的童話故事的。只是為自己筑造的這座王國,和大多數同齡小朋友們的想法有點不一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