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畫家羅中立,以一幅《父親》油畫作品,名聲大噪。雖然《父親》是一幅半身肖像畫,但是畫面中,憨厚純樸的父親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充滿了濃重的“年代感”,無論男女老少,只要站在這幅畫面前,靜靜欣賞,心弦都會被觸動,思緒會漂浮到畫中人物的那個年代,就連陳丹青都感慨:“沒有人可以畫出這樣令人深刻的父親形象,而羅中立做到了,也沒人可以超越他對父親形象的描繪。
”父親然而正是因為《父親》形象太令人深刻,以至于羅中立幾十年來創作的其他油畫作品,都沒讓人記住,或者說觀賞者對羅中立的記憶,一直停留在他筆下的那幅《父親》油畫,因此有人調侃,“羅中立是憑借一幅畫,吃一輩子的畫家,一生就只有一幅成名作?!笔聦嵣希⒎鞘沁@樣,羅中立的畫風不是呆板單一的,他除了描繪純樸憨厚的人物形象之外,還擅長刻畫赤裸裸的人體油畫;羅中立不只會寫實,還能抽象,他的創作風格是非常寬的,而且也不缺乏深度。只不過,羅中立筆下的女性人體油畫,幾乎都是抽象風格,可以看作是抽象中的表現主義或者說先鋒派,總之人物的形態造型略顯夸張,人物形象與美無關,但體態豐腴,尺度也夠大,奇怪的是,畫中的女性雖然奇丑無比,但是不令人反感,我時常思考為什么會是這樣呢?
后來才知道,原來是人物的身體比例協調對稱,畫家沒有把線條扭曲,還有就是色調也厚實,就好比人體雕塑的那種樣子,因此不令人反感。羅中立油畫《過河》問題來了,既然是抽象風格,為何畫家不設法扭曲線條、打亂色彩筆觸呢?我個人是這么認為的,第一,畫家有意讓畫面保留寫實元素,畢竟寫實更能體現人物的真實情感情緒;第二,有史以來的畫家筆下的抽象畫的線條扭曲、色彩筆觸被打亂,而羅中立不愿意盲從,他要立自己的風格特征;第三,如果將色彩筆觸打亂,線條扭曲,這樣就無法鮮明地體現出人體雕塑的樣子,畢竟線條扭曲、色彩筆觸凌亂的抽象畫,其空間立體感是幾乎沒有的,抽象畫都放棄了透視效果。
羅中立油畫《春眠》還有一個問題,寫實人體油畫要比抽象人體油畫美多了,為何羅中立要把人體“抽象化”又保留一絲絲的寫實元素呢?首先是畫家的傳統思想觀念作祟,他認為人體油畫太寫實,這帶有情色意味,更何況人體還那么豐盈;其次,畫家又不想將女性最原始的人體之美給毀壞,人體藝術是純潔的,藝術是有生命的,因此保留寫實元素容易讓人辨別人體真實的樣子,這也是人體比例協調對稱的原因,不過,話說回來,畫家在創作時,內心的情緒是矛盾的,要不然就不會是現在這種“似而非似”的畫風了,羅中立油畫《浴女》當然了,畫家要把筆下的人體油畫如何刻畫,那都是他的自由或興趣,作為觀賞者而言,我們首先從審美能力的角度,去欣賞畫家的作品,畫中的人物形態特征,羅中立的人體油畫,整體畫面效果還是略顯怪誕的,為什么認為是怪誕呢?
主要是因為畫面存在寫實元素,對人體結構的設計是寫實手法,也就是輪廓是規范嚴謹的,內在空間是凌亂的,整個畫面,寫實與抽象的比例應該是1:99吧,所以用“怪誕”兩個字來形容畫作的畫風,其次從人性哲理的角度,去欣賞羅中立筆下的人體油畫,我們就不會計較畫風是否怪誕了,而是認為畫家之所以這樣表現人物形態特征,那是因為在畫家眼里,人體只要通過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就已經不再是純粹赤裸裸的人體了,而是人體藝術,任何人都應該尊重,對人體藝術要有敬畏之心;
人體藝術的存在意義,是為了告訴世人,生命的意義價值,純潔的思想觀念的重要性,開放包容心態的重要意義,由此,我又一次確定,之所以羅中立沒有把畫作中的女人體完全扭曲抽象化,那是因為人體藝術是值得尊重的,無論思想開放或傳統保守,人體藝術它有體現生命的意義價值,藝術和生命一樣,都是有溫度的,能讓人識別的藝術形態,才有欣賞的意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