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是偶蹄目中的一種,共16屬約52種,分類廣泛,除南美洲外均有分布,其中梅花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通常見到的麝、鹿、獐、馬鹿、麋鹿、馴鹿、駝鹿等都屬于鹿。麋鹿俗稱“四不像”,是我國特有的鹿種,目前為數不多,都飼養在動物園,國外動物園也有飼養,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在鹿身上凝聚的豐富文化內涵,可以為我們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提供富貴的精神支撐,鹿文化大有可為。鹿一般有六方面的文化內涵。1.象征財寶、財富。鹿是一種富貴動物,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是財富的象征。
鹿皮可以制作高級的皮革或衣物,鹿茸、鹿胎、鹿鞭、鹿尾、鹿筋、鹿肉、鹿脯等等,無一不是名貴藥材或補品。在古代漢語里,“鹿”又有“祿”的意思。2.象征高貴、美好。鹿性善、溫馴、可愛,經濟價值高,形象高雅好看,所以象征高貴,又象征美好愛情。幾千年前我國詩詞作者便把鹿作為吟頌對象。
《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召南.野有死鹿》:“野有死鹿,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3.象征權位、政權。在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發現有大量的鹿骸骨,說明當時的人們便與鹿有著密切的關系。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有一種怪獸叫“鹿蜀”,人們佩戴它的皮,可以繁衍子孫。先秦時期,人們有用鹿皮作為結婚聘禮的風俗。后來的王公貴族專門修有養鹿園林,供打獵或觀賞。正因為鹿的這種作用,人們常常拿鹿比喻權位、政權。《史記.淮陽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成語“中原逐鹿”中的“鹿”也是這個意思。4.象征安全、吉祥、和諧。鹿性溫馴,給人一種安全感。
古代人為了安全,常用樹杈圍成軍營或寨子,因權杈像鹿角,所以稱為“鹿砦”或“鹿寨”。《禮記.禮運》記載的四種吉動物麒麟、鳳、龜、龍中的“麒麟”字皆從“鹿”。民間香火堂上常見有“麟趾呈祥叨祖德,鳳毛濟美賴宗功”的對聯。佛教九色鹿故事中九色鹿是菩薩的化身。這都說明在人們的心目中,鹿是一種吉祥的動物。
鹿又喜群居而能和平相處,不喜歡打架,所以顯得很和諧。5.象征靈活、活力。鹿分布廣,山地、草原、森林邊緣、高山,都可以生活,而且性機警,跑得快,顯得非常有活力。6.象征誠懇、信用。鹿的溫馴與誠實的人相似。又由于古代人用鹿皮當作結婚聘禮,久而久之,鹿又有了誠實作用的象征。古人認為,鹿喜歡群居,用“呦呦”鳴叫聲招呼相聚,顯得很誠懇。《詩經.傳》就是這樣解釋《鹿鳴》這首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