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國城雕委主辦的“首屆年度最有影響力城市雕塑公眾評選”十佳雕塑作品日前揭曉。福建地區《最后一滴水》,西安地區《古風新韻》、《盛世長安》、《彩蝶繁舞》,重慶地區《觀音橋》,北京地區《紀念中國電影百年》,云南地區《火之舞》,山東地區《文化柱》,安徽地區《八寶柱》、《鳳鳴》10件城市雕塑作品廣受百姓嘉許,名列十佳雕塑。編者注:由8個雕塑組成的群雕《古風新韻》,用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唐代歌舞女子的歡歌笑語,來表現歌舞升平、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8座雕塑中,舞女們一個在吹排簫、一個在彈琵琶,還有一個在撫箜篌,其余5個在樂曲聲中或歌或舞,群雕風格協調,與西安城墻南門遙相呼應。
編者注:江北觀音橋有一段美麗的傳說:“觀音橋原名接龍磴,是嘉陵江畔一條山間要道,每逢大雨溪水陡漲,阻隔了過往交通,行人愁嘆行路難。一個天雨水漲的夜晚,一位美貌女子向溪流中拋出四塊木板,木板浮于水面竟不流走,行人得以踏板過溪,村民欲細看女子模樣,女子卻早已不知去向。老人說,是觀音菩薩施德行善,普渡眾生…”雕塑以橋為主題,結合廣場的表演功能,把現代大型場景雕塑與巨型盆景雕塑有機結合起來,使之成為重慶的一種地域標志。
也為江北商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編者注:銅陵自古被譽為“八寶之地”,盛產金、銀、銅、鐵、硫、生姜、大蒜、苧麻。八根花崗巖柱矗立在銅陵市銅文化園中心廣場主入口處,充分展示了它的張力。柱上部鑲嵌銅環,飾有八寶圖案,如鉆石寶戒,在柱面紋飾襯托下,熠熠升輝。八寶柱還象征銅陵歡迎八方來客。編者注:鋼琴、五線譜和銅鈴組成鳳凰造型。
打開琴蓋的鋼琴撐起揚冠鳴唱的鳳首,其修長高雅的鳳體和自然彎曲的鳳尾由五線譜和高音符號巧妙構成,上掛21個銅鈴,隨風而轉,可以發出鈴聲。象征了傳說中鳳凰落腳的“八寶之地”將在二十一世紀譜寫出華麗的樂章。全國城雕委于今年6月推出“首屆年度最有影響力城市雕塑公眾評選”。活動將全國有關城市選送的近300件2005年建成的城市雕塑作品,以博客形式向公眾推廣,對其進行網絡投票。同時,開設話題區,引導公眾針對城市雕塑最熱門話題展開討論。
評選活動得到了13.8萬多位參與者的投票支持,并有8000多位網友在活動話題區針對城市雕塑展開討論。投票活動日前已截止,30多位網友通過優秀博客文章榮獲精彩觀點獎。眾多業內專家及城市規劃者也紛紛對活動發表評論,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如何讓城市雕塑的藝術性與公眾性有機融合,如何將城市雕塑放在大眾能接受的框架中進行考量,在本次活動中成為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此次評選對于全國城市雕塑的發展可謂影響深遠。活動通過全新的方式,建立起一種綜合的評判標準,不僅能夠對塑造首都文明形象作出貢獻,也可為奧運景觀的雕塑規劃提供經驗。
經統計后的各項數據,對城市雕塑管理者具有十分重要參考價值,有助于建立起科學民主的評價體系。同時,充分實現了城市雕塑與廣大市民的和諧相融,以及雕塑語言與公眾評價的激情碰撞。南京大學雕塑藝術研究所所長、教授吳為山說:首先,這次活動的主題內容是最有影響力的城市雕塑,相比較其他形式的公共藝術作品,城市雕塑是安置在室外的,絕大部分是公共空間。所以它不是為某一特定階層準備的沙龍文化,而是街頭的大眾文化。它面對的是不分階層,不分民族,不分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千百萬群眾。
所以,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性,如果要評最有影響力的城市雕塑,群眾是最有發言權的。第二,采用網絡投票這種形式更有利于大眾參與進來,促進了大眾對城市雕塑“公共性”的追求,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就在于反映一個時代、一個地區公眾生存的狀態,這意味著普通民眾具有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發言權。城市雕塑中,公眾的意志、公眾的要求、公眾的趣味要處于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