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跑名將劉易斯為原型設計的雕塑,起跑時有多酷?為顧拜旦塑像,該給老人家穿啥“衣服”?如果有機會去北京看奧運,你可以在奧運場館之一的北京體育大學內一睹風采,而它們都是咱川籍藝術家的作品!奧運前夕,由川籍藝術家鄢和曦擔綱總設計師的北體大奧運場館及校園人文環境設計、國家體育總局辦公樓裝飾總體設計工作已相繼完成,嚴永明、許寶忠、朱尚熹等一批川籍藝術家的作品,經過嚴格篩選后,成功入選。
昨日,鄢和曦先生向本報記者獨家展示了部分川籍藝術家的作品照片,讓人直呼過癮。雙手觸地,后腳踩在起跑器上,抬頭虎視前方…在北體大田徑館門前的草坪上,樹立著一尊表現田徑運動員起跑瞬間的雕塑。“它的原型是世界短跑名將劉易斯!
”雕塑作者許寶忠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供職于上海油畫雕塑院。老許給這尊雕塑取名為《箭在弦上》。1993年國慶前夕,全國要遴選10件雕塑作品,在天安門廣場巡展。老許發現田徑運動員起跑時,更能傳遞“一觸即發、志在必得”的奧運內涵,于是從體育雜志上找了一張短跑名將劉易斯的照片,后來還去了郫縣的四川田徑隊取經,花了幾天工夫,專門觀摩運動員如何踩起跑器。最終,起跑者像獵豹出擊一樣的瞬間,被老許抓住了。
經過半年時間的塑造,作品成功出爐,連獲兩次全國體育類美展大獎。后來,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博物館將原件收藏,薩馬蘭奇親自簽署了收藏證書。北京奧運來了,鄢和曦擔綱北體大校園人文環境總設計師后,評審組從國內外上百名作者的數百件作品中,將《箭》打撈出來,一致認定它最能代表該校田徑館。“新作品花了3個月才做出來。”老許說。進入北體大校門,你將會看到一尊顧拜旦的雕塑:倚阿爾卑斯山石蹺腿安坐,八字胡,一手叉腰,優雅地端視前方。
基座上還刻了羅馬柱、橄欖枝———奧運元素一應俱全。這是國內著名雕塑家、成都雕塑學會會長嚴永明應邀創作的。為了找到顧拜旦所穿的上個世紀的西服,他足足花了20多天,才在一個朋友的衣服庫里找到一件。此前,嚴永明創作的《國手回天》,表現了當年女排挽回敗局后奪得冠軍的“回天之力”,被體育總局設置在辦公樓入門處右側。
作為中國體育美術促進會理事,鄢和曦先生曾是中國登山紀念碑《山魂》總設計師,并擔綱了第11屆亞運會體育藝術展總設計。此次有20多件雕塑作品入選,其中川籍藝術家的作品9件。鄢先生表示,這批作品都是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當年完成這些作品,川籍藝術家都經過了數年艱辛創作。此次參與競爭,“嚴格說來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外界反響也不錯。北體大有關負責人曾告訴記者,得知顧拜旦雕塑落成后,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表示將前往參觀。
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官員深有感觸:四川藝術家藝術水準高,呈現出較強的集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