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蝸寄題廬山東林寺三笑庭聯(lián):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說“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
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花花世界〕佛教關(guān)于“世界”的說法很多。如《華嚴(yán)經(jīng)》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梵網(wǎng)經(jīng)》卷上謂: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擔(dān)樹。生俗語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如俗語花花之界源于此。花花之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如《說岳全傳》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奪取宋室
江山。”又《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眾所住的花花世界。”
是講“一真法界”,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所有的佛經(jīng),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rèn)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脫;都認(rèn)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唯有“華嚴(yán)經(jīng)”所講的,認(rèn)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四方皆凈土,因何惹塵埃(何處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