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信政府稱“798恐淪為商品市場”日前,法國籍畫家郝光在其博客上向北京市市政府發出公開信,“快來管管我們吧,798快要完了。”郝光在信中說出了798藝術區管理者的各種弊端,高房價、環境的破壞等等,希望政府能夠干預此事。但更直接的因素還是利益之間的沖突,在高房價的作用下一些畫廊開始撤離了798藝術區。藝術家稱,798藝術區商業化的發展,必然會導致藝術家的撤離。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發源地的798藝術區走向如何,成為藝術家們關注的焦點。藝術家不滿商業化改造稱遭到物業趕人威脅法籍畫家郝光是早期進入798藝術園區的藝術家之一,他的藝術工作室位于北京的798藝術園區的七星中街的盡頭。
10月21日當天,他三次收到同樣的兩份文件。一份是催款通知書,限其在10日內繳納30萬元的欠款,另外一份是致函,如果郝光不再租賃該房屋,請在10日內將物品搬離,否則物業公司將視為放棄。“這是對我的最后通牒,但我還要維權。”郝光告訴記者,然后和一個律師進行著法律方面的咨詢。郝光認為798藝術園區基礎設施維護改造中的混亂管理又給園區住戶帶來很多不便。
在過去的幾個月內,畫廊的道路常被掘出的土堆和溝道阻礙,出入都很困難。一個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畫廊老板稱,畫廊的主要經營項目是出租場地給各種展覽,但這種情況下沒有展覽愿意過來。畫廊一直閑置,幾個談好的展覽只能毀約取消。“損失且不說,失去的更多是信譽。
”這位老板失望地說。“他不愿意透露姓名,你也要理解。現在的租房合同全部改為一年一簽,房價不斷上漲,租戶稍有不滿,管理方他們就讓租戶走人。”郝光憤憤不平地說。“畫廊的策展都是為一年以后甚至兩年后準備的,誰敢輕易地走人。
”郝光說。記者走在798藝術區,公告欄和一些畫廊門外,都貼著轉租的廣告。“也不能說是蕭條了,但藝術區發展確實進入了一個敏感區。”一個貼著轉租廣告的畫廊老板稱。商業化運作的矛盾再激化“暗戰是從04年走向公開的。”在采訪中,一些畫廊的老板告訴記者,自從七星集團成立798藝術區管委會和七星物業之后,矛盾開始凸顯出來。
2005年后,當代藝術家的集聚程度越來越高,知名度越來越大。大家形成了對798的一致看法:保留并發展。2005年北京市委九屆11次全會上,明確提出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2006年7月和12月,朝陽區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先后認定798為區級和市級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區”,并撥出專項引導資金合計超過1.2億元,對798進行全面改造和管理。
相比車輛限行、水電中斷等工程期間的暫時性問題,郝光等藝術家們更介意的是,798景觀改造工程使園區原生態發生了變化。如今,廠區內隨處可見的黑膠皮供暖管道被改為不銹鋼管道;廠房之間的大通道兩側裝置了燈光玻璃櫥窗,消防栓、電子儀表等原有廠區物件被封在櫥窗里成為展覽物;
部分街道旁原有的大樹被拔掉,代以整齊劃一的園林低矮植被等等。來自798藝術區管委會的官方數字,在23萬平方米的面積中匯集了畫廊、設計室,藝術展示空間,時尚店鋪,餐飲酒吧等400多家。郝光稱,如今的798更像一個時尚的商業區,他很擔心安了玻璃櫥窗的大通道以后會成為一個商業點,擺滿手工藏飾等小商品。
◇藝術向左企業向右艾未未:藝術家才是核心應有部門來協調“我覺得798藝術區商業化的發展,必然會導致藝術家的撤離。這是經濟規律的必然產物。”艾未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艾未未說到,美國紐約的蘇荷區就是一個先例。蘇荷區在藝術家進駐前,是一個租金低廉的普通街區。
隨著藝術家的進駐,這個區域吸引來越來越多的畫廊和品牌店,成為紐約昂貴的畫廊區和時尚消費區,藝術家由于無法承擔高額的租金被迫遷出該區。由于今年藝術品市場的疲軟和泡沫的出現,798藝術區的藝術家收入也在驟減。
“如果798藝術區的管理者不降低房租,藝術家和畫廊的撤出也是一個必然的事情,也可能是下一個蘇荷。”一名畫廊的老板說道,“798藝術區只能向另外一個方向發展,除非政府出面平衡企業和藝術家之間的利益,約束管理者的行為。”“藝術家才是798藝術區的核心,如果藝術家的利益能夠得到尊重,健康的發展還能走的更遠。
”艾未未說道。◇鏈接2001年起,各地藝術家發現了北京798廠對從事藝術工作的獨特優勢,從而聚集此處。他們充分利用原有廠房的風格,稍作裝修和修飾,一變而成為富有特色的藝術展示和創作空間。現今798已成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北京,798藝術區,仿舊瓷缸雕塑。
2008年國慶節期間,798藝術區因舉辦藝術節而成為北京新的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