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要來常州了!”這幾天,一個喜訊在常州佛教界傳開了。昨天,福建莆田市的國家一級工藝美術大師、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的雕刻作者李鳳強還與常州方面聯系,詢問常州迎請車隊出發的時間。天寧寺方丈松純大和尚告訴他,1月16日,迎請車隊將從常州出發,前往莆田。被譽為“中華第一塔”的常州天寧寶塔里,已經可以用遍塔珍寶來形容:佛舍利、天然水晶佛、牙雕觀音、各個朝代的古佛像…而稀世珍寶“沉香千手千眼觀音”供奉天寧寶塔,又將為寶塔添彩增色,也使常州觀眾有機會一飽眼福。
在佛學里,千手千眼觀音是觀音菩薩的變化身。一根長306厘米、最大直徑36厘米的沉香木,據悉目前市場評估價每公斤達8.4萬元,福建莆田市美誠達雕塑研究所所長、號稱“天下第一刀”的國家一級工藝美術大師李鳳強,正是用這塊價值連城、重近800公斤的“沉香王”雕刻成了“沉香千手千眼觀音”。
整塊木料完整堅實,伴有清香。他運用浮雕、透雕、立體鏤空雕等多種手法,分成十幾個層次,將千手千眼觀音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慈悲卻又莊重平穩。天寧寺方丈松純大和尚對這尊“沉香千手千眼觀音”的木雕作品十分贊賞,此次特別通過文化交流的方式迎請至天寧寶塔“供奉”。這還要從李鳳強與天寧寶塔結緣說起。2005年杭州西湖博覽會上,當時,三十多歲的李鳳強帶著他的木雕作品《龍華三會》參加盛會,盡管他年紀輕,但已是一位成名大家,在博覽會上他飽覽眾名家的精品,覺得很過癮。
李鳳強出生于福建莆田,馳名中外的木雕之鄉。李家四代都以木雕為業,他從小耳濡目染,練就了一雙巧手,他曾在一天內雕塑超過百尊栩栩如生的佛祖頭像,創下雕塑界的紀錄,也贏得了“天下第一刀”的美譽。據了解,李鳳強都是選用最上乘的木料作為雕刻材料,包括沉香、檀香、降香等。正是在這次博覽會上,前來尋寶的常州市有關人員一眼就相中他的這件作品。那是一件木雕精品,作者在近兩米長的整根千年檀香木上,栩栩如生地鐫刻了120尊佛像,整件作品在紫檀木底座的陪襯下熠熠生輝。
會后,李鳳強來到常州,親眼看到了天寧寶塔工程舉世無雙的宏偉規模,“傳世之塔”、“文化之塔”的定位和追求,特別是當聽到年逾八旬的天寧寺方丈松純大和尚發愿建巨塔的壯舉時,寶塔的風采讓李鳳強震撼,而他的心靈也被深深感動了,最終,他把《龍華三會》留在了天寧寶塔。2007年,李鳳強再一次來到常州,在天寧寺藏經樓舉辦自己的個人作品展,并將自己的另一件精品《九龍如意》捐給了天寧寺,陳列進了天寧寶塔。說到沉香木雕,還有一段故事。
莆田木雕擅長人物,所以廟里的神像、佛像一直是莆田木雕藝人創作的主要內容。對于這樣千篇一律的木雕產品,李鳳強并沒有多大興趣,他想做的是有收藏價值的藝術精品。就在此時,他的公司來了一位臺灣客戶。他帶來了一塊奇怪的木頭讓李鳳強加工,一塊小小的木頭,臺灣客人卻說價值一二十萬,李鳳強也是聞所未聞。很快他就認識了沉香木的珍貴之處,也就對沉香木情有獨鐘,只要有機會就收藏沉香木,加上他超群的雕工,這些沉香作品名揚海外,很多海外華人遠涉重洋找到他就是想得到一件沉香木雕作品。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難得,自古以來即被列為眾香之首,不僅是名貴的中藥材,也是稀有的高級香料,價格貴如黃金,正所謂“一片萬錢”。明、清時代就被用來雕刻成各種文房器物。沉香木堅實如鋼筋一般,放在火中燒,則香氣沖天;沉在水里,則能使魚鮮肉嫩;
做成木炭則炭末也可作名貴香料,光彩浮溢;盛在盤子里,縷縷清香就好像將蘭花放在家中,蟲邪不敢靠近,還能使人淡雅舒暢。沉香就是沉香木樹干被真菌侵入寄生,發生變化,經多年沉積形成的香脂,是具有驅穢避邪、調中平肝作用的珍貴藥材,如今已十分稀少。據說,一顆沉香制成的小小念珠就達上千元。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世界三大教以及其他宗教都認為沉香是稀世珍寶。佛教將沉香末、片,用于參禪靜坐或誦經法會熏壇、灑凈、燃燒,能夠使人沉淀斂致,修身養性,也可制作成佛珠佩掛于身上、手腕,念經時撥動佛珠,沉香受體溫加熱,散發出特有的香氣以定神靜心自從愛上了沉香雕刻,李鳳強成了國內名副其實的沉香大王,市場上只要有上好的沉香,李鳳強總是第一個將它收入囊中。2006年初,一位新加坡的沉香木料供貨商給他帶來消息,一根長達3米的沉香正在尋求買家。
由于沉香木珍貴且多朽木細干,用之雕刻,大塊木料十分罕見。“會有這么大的沉香嗎?”對于這么大的一塊沉香,李鳳強剛開始也是將信將疑。但對沉香的熱衷卻也讓他不舍得放棄這樣的機會。李鳳強趕到新加坡,當他親眼看到這塊沉香時,只能用驚為天料來形容,“這樣一塊沉香料要是落入別人之手,那將是我一生的遺憾!”但是要一下拿出一大筆錢買下來,也并非易事,李鳳強只用了3天的時間,籌措了1500萬元買下了天價“沉香王”。
得到這塊不可多得的“沉香王”后,李鳳強愛不釋手,白天看著要笑,晚上睡到半夜也會起來再看一看。一塊木料還不是藝術品,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就是這個道理。可把這塊沉香雕成什么樣的藝術品,李鳳強卻煞費苦心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來考慮。“自己也算是佛教俗家弟子,還是用來雕制佛教作品更好。”李鳳強和家人花了四個月的時間,繪制出了第一張草圖。題材依舊是李鳳強拿手的傳統宗教題材。但就在準備開工時,李鳳強卻突然變卦了,這次他考慮得最多的卻并不是以后的市場因素而是如何讓它流傳世間。
據說,木雕是有靈性的,有經驗的老雕刻家說,要想出精品,必須具備木料好、人品好和技術好,三者結合才能創造出上乘的藝術品。藝術家在創作時,心中必須排除一切雜念,忘記周圍一切事物的存在,喚醒人性深處最敏感最可貴的東西。面對木材,從構思策劃到斧砍鑿雕,都傾注藝術的生命,熔鑄藝術的思想,雕出人文內涵的精彩外現,提升審美的高遠境界,才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篤信佛教的李鳳強還是決定用這塊沉香,雕刻出最自然和原生態的佛像作品。佛像是無形的,卻能夠給予他無限的靈感,木雕文化的背景就在于宗教佛文化的延續。
上下五千年的融通都將用雕塑的語言融入沉香中,他想到了千手千眼觀音。天下安寧,世界和平是人類共同的期盼,包羅萬象,海納百川,正是千手千眼觀音亙古不變的意義。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在李鳳強和他工作室的師傅的精心打磨下,“沉香千手千眼觀音”才“千呼萬喚始出來”,并最終安居常州。這幾天,常州佛教界熱議的就是即將進行的迎請儀式,懸掛橫幅和千手千眼觀音像的迎請車隊將赴高速公路口迎請。
天寧寺法師和居士們聚集在天寧寶塔門前等候,并舉行迎請儀式。天寧寺松純大和尚歡迎沉香千手千眼觀音到此“供奉”,進行簡單的灑凈儀式后請入寶塔。作者李鳳強先生也會親臨現場,進行詳細的講解和說明。松純大和尚透露在臘月二十六日上午,天寧寺將組織僧人對安裝好的沉香千手千眼觀音舉行開光灑凈儀式,并正式供游人參拜。那時常州市民就能一睹“沉香千手千眼觀音”的風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