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在線訊少女在畫板上涂抹春色、老人在林蔭下下棋、遠處的綠地上幾個孩童在放著風箏…3月13日,是烏魯木齊7坊街面向社會征集小品雕塑作品方案的第六天,已有八十余件作品方案陸續通過電子郵件或郵寄方式參與到了本次活動中,各種貼近百姓生活的藝術作品不斷涌現。雕塑藝術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最直接地感染著每一位市民。
而在烏魯木齊市民心中,印象最深刻的雕塑作品當屬紅山附近的“長橋飲馬”。3月8日起,烏魯木齊7坊街面向社會征集小品雕塑作品方案,入選作品將扮靚南湖廣場。“藝術來源于生活。”參與者雕塑家王宣元說,他為此次活動創作的一系列作品,通過捕捉普通人的一些生活細節,例如,母子外出購物、商販沿街叫賣、孩童自由玩耍等生活中常見的情景,用藝術的手法表現出來,突出藝術作品與人的貼近性。
新疆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的工作人員說,此次征集的作品將會展示在戶外,在為市民營造舒適的文化氛圍的基礎上,也要突出藝術品的功能性,例如,會將作品與公共服務設施結合在一起,體現實用性,并要求貼近生活,達到引起共鳴的目的。據了解,此次征集活動時間截至3月15日,參與者須將電子文件以CD-ROM為存儲介質保存的300dpi以上數據一份或通過E-mail發送一次存儲量在2M以內的文件,文件格式統一為圖片JPG格式,文字說明DOC格式。并將設計文稿發送郵件至7fangstreet@sina.com,咨詢電話:09918671492。
最后,將會由專業人員評選10件作品,并設立獎項。作為此次活動聯辦單位負責人,新疆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秘書長葉繁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他向我們講述了關于發展本土城市雕塑文化的意義以及現狀。葉繁:目前,新疆城市雕塑的發展已進入一個積極而理性的時期,市政府正加強對文化產業、城市環境等的建設,水區政府為了進一步增強水磨溝區人文景觀,提升城市區域文化品位,提高和擴大7坊街文化產業的知名度和整體藝術氛圍,促進經濟、社會、旅游文化的全面發展,特舉辦此次征集活動。
葉繁:不論是形式、豐富性,還是材料多樣性以及數量,我們與內地城市都有差距,但隨著新疆經濟發展、政府對雕塑的重視以及新疆藝術學院對雕塑人才的培養積累,近年新疆雕塑建設和相關活動不斷增多。2006年10月新疆雕塑專業學術團體——新疆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成立;2007年6月烏魯木齊雕塑管理辦公室正式掛牌成立;2008年烏魯木齊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制定完成“烏魯木齊市城市雕塑規劃”;
2009年烏魯木齊市政府成功舉辦了“和諧發展—2009年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國際城市雕塑創作營”活動以及2010年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雕塑方案征集活動等。通過這些團體和一系列活動,給本地的雕塑建設發展,帶來了專業的學術團體以及專業人才的支撐與儲備,因此,也可以說,新疆城市雕塑的發展充滿著無限潛力。
葉繁:一個城市有一定數量的好的雕塑藝術作品,這個城市才更顯文化的內涵,城市也更顯靈動和鮮活,市民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放松心境、陶冶情操,從而更加努力工作,這對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有重要的作用。雕塑藝術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是城市的點睛之物,是最直接、最富有感染力的藝術。
所以一個和諧的城市,不能沒有好的雕塑藝術作品。城市離不開雕塑,新疆的城市同樣也離不開雕塑藝術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