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本來應該是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公布首批三個藝術品份額交投數據的日子,但文交所網站仍“空空如也”。自從4月28日繳款認購藝術品份額以來,投資者們只是交了錢,沒有獲得任何反饋信息。鄭州文交所新聞辦黃楊告訴記者:“由于這兩天高層一直在忙著處理涉嫌違法經營的事情,正常的信息公開程度都沒顧得上。但很快會給投資者一個交代。
”4月26日,國家文物局向河南省文物局發函稱,獲悉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王鐸詩稿》、《全遼圖》,依據《文物保護法》及實施條例規定,該公司涉嫌違法從事文物經營活動,請調查核實。“函”是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的專用公文,國家文物局并無興師問罪的意思。
不過,如果涉嫌非法文物經營,鄭州文交所可能面臨沒收違法所得以及巨額罰款的處罰。未公開的函件、缺席的鄭州文交所高管、銀行的工作人員共同構成了4月28日的繳款現場藝術品份額交易近年來在中國興起,并隨著天津文交所《黃河咆哮》、《燕塞秋》兩個品種的暴漲而為廣大的投資者所了解。投資人蘇本全介紹:“份額交易就是把一件藝術品的總價拆分成若干份,讓中小投資者也有機會參與藝術品市場的價值增長空間。在股市低迷的情況下,這個投資渠道是很有潛力的。
”鄭州文交所推出的第一批三個份額品種分別為《藍田泥塑》、《王鐸詩稿》和《全遼圖》,前者為近代藝術作品,后兩個均為明代文物。按交易所設定的規則,每個標的總價拆成200份,其中40份歸文物持有人所有,其余160份作價銷售。由于《王鐸詩稿》定價為6000萬元,因此其每份價格也高達30萬元,《全遼圖》定價9000萬元,更是每份高達45萬元。
蘇本全認為:“王鐸那件文物,至少能賣到8000萬以上,所以才考慮認購。”但在4月28日繳款現場,蘇本全發現真正付錢的中簽者并不多:“我自己估計160份只賣出了100份左右,看到繳款不積極,我也就沒買。”他把自己的中簽號掛到網上出售,不過至今無人問津。“說白了,就是來博傻的。
第一批份額品種如果沒有好的市場前景,今后怎么發第二批?”蘇本全承認這是他第一次涉足藝術品份額交易,而他的預判有一定的合理性。5月3日,鄭州文交所公告稱,即將發行第二批份額交易品種。但國家文物局的函件讓他意識到可能存在問題。“繳款那天,我是很希望張保盈或是其他高層能夠出來同投資者見面,宣傳一下交易所也好。
可我只看到了銀行工作人員,他們是來收錢的。”4月28日繳款當天,距離國家局發函已有兩日。按規定,繳款日是4月28-30日。就在4月29日,國家文物局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相關函件。但時至今日,河南局遲遲未動。客觀上鄭州文交所順利發行了相關份額。5月4日,河南省文物局新聞辦人士回應:“此事局領導會有統一答復,我也不確定是否在28日之前收到了國家局來函。”漢唐藝術品交易所執行董事鄭惠文28日也在鄭州文交所現場,他介紹:“河南金融平臺不多,相關部門可能有扶持的想法。
”未公開的函件、缺席的鄭州文交所高管、銀行的工作人員共同構成了4月28日的繳款現場。很多投資者選擇放棄認購。而在“涉嫌違法經營”這一問題曝光之后,已經繳款的投資者更加惶惶不可終日,甚至已經開始組織訴諸法律。5月3日,鄭州文交所總經理張保盈表示:“目前河南省文物局還沒有和我們接觸。”5月4日,文交所新聞辦黃楊也傳達了類似的信息。
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安全處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尚未就此事展開調查。”并表示認真研究。由于所涉及的兩個品種要到今年7月才開始交易,因此暫時不會對其價值產生不利影響。黃楊表示:“文交所只是交易平臺,我們是受有經營資質的機構委托,來辦理交易手續。”這家交易機構就是上述文物的經營方,鄭州四夷文物藝術品有限公司。
鄭州文交所與鄭州四夷沒有明確的關聯關系。不過,該省文物局人士在回應媒體時透露:“我們肯定沒有審批過《王鐸詩稿》和《全遼圖》,也沒有接到鄭州四夷的申報申請。”這使得問題更加復雜化。在上述文物的份額銷售說明書中,鄭州文交所并未列示文物的持有人,鄭州四夷為“交易合作機構”。
以張保盈的說法,鄭州四夷是否涉嫌違法經營,與交易平臺無關,鄭州四夷則一直保持沉默。據鄭惠文介紹,全球藝術品投資的年回報率在15%到35%之間。但國內份額投資的參與者多數都沒有藝術品投資背景,寄期望于快速收回成本,由此引發了國內文交所的興盛和交易品的瘋狂。另外,由于鄭州文交所設定的交易規則中,文物持有人擁有20%的份額,其性質等類似于股票市場中的國有股,持有人必定待價而沽,一定程度上也為份額上市后的價格走勢埋下隱患。
針對這些亂象,文化部已經將文交所立法擺上議事日程。鄭惠文介紹:“2010年11月,文化部公告了藝術品交易所的立法計劃,《藝術品交易市場條例》很有可能在今年7月出臺,這對規范藝術品交易將是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