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德陽6月2日訊長出小樹、發著青苔、黑乎乎的外表…這就是目前德陽人民眼中的石刻。今天,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德陽市石刻公園管理部門獲悉,德陽已經啟動了石刻整修工程,將對石刻進行全面換裝。據悉,這也是德陽近30年來首次全面對石刻進行整修。今天上午,天空雖然飄著小雨,但仍然阻止不了德陽市民來到石刻公園散步、小憩的閑情。四川新聞網記者看到,來的不僅僅有市民,還有一些游客和鄉鎮上的小學生。
![玻璃鋼孔子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0916/165731_41670.jpg)
“今天是社會活動課,帶他們來看看石刻藝術。”帶隊老師說,德陽石刻反映了中國的文化,不僅能讓學生了解我國歷史文化發展,也是了解雕刻這門藝術。據了解,德陽石刻是德陽標志性建筑之一。如果外地人要問德陽有什么,德陽人肯定會說有石刻。“德陽石刻確實是我們德陽的一張名片,但是經過這么長時間的風吹雨打,顯得舊而且臟了。”市民李大爺常常到石刻公園散步。“我們好多人都覺得這些石刻該洗洗臉了。”四川新聞網記者看到,這些石刻雕刻著人物、動物、花草等,里面有不少的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比如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等。
![大理石招財進寶古代兒童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2/123853_48888.jpg)
不過,大多數石刻因為經過長年累月的雨水沖刷而出現漆黑一團、長出青苔和雜草小樹,有的地方還出現漏水將石頭內部的物質沖刷了出來,形成一道白白的痕跡。“目前,我們已經啟動了德陽石刻全面整修工程,這也是近30年來首次。
![寺廟獅子銅獅子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122/220800_46944.jpg)
”德陽石刻公園管理處石刻藝術保護科負責人倪德奎介紹,到時會用儀器對石刻進行全面的體檢,包括石刻建筑結構測試,對石刻加固除險,對裂痕或者缺少的部分進行修復,之后再做防止風化處理。德陽石刻藝術位于石刻公園內,石刻公園位于市區旌湖西側,占地約50公頃,前身叫“石牛公園”,是因為當初安放著清朝同治年前的石牛而得名,后來才改為石刻公園。
![公園大型不銹鋼鳳凰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118/183308_47792.jpg)
1986年秋德陽市政府決定把老川陜公路擴建成泰山北路,為了保護路基,就選擇了占用一部分河灘地,筑堡坎擋土墻來保護路基的方案。可是這就留下了一大塊光禿禿的高約8米的路基土墻,影響市容,因此引來四川的藝術家與民間藝匠,創造出德陽石刻藝術墻。德陽石刻全長1100米,平均高度7米,最高達到28米,以自然、生命中華56個民族神話傳說為表現主題,運用浮雕、圓雕、建筑以及墻體的各種空間組合托出主體格調,依次展示了“東方魂”和“中華魂”兩組大型石雕壁刻。
![玻璃鋼卡通迎賓人物雕塑酒店人物擺件](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8/180212_34559.jpg)
東方魂’展示了我國文明發展歷史,而‘中華魂’展示了我國56個民族的團結奮進,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倪德奎說。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德陽石刻的32根紅砂石雕刻而成的龍柱不僅是支撐拱洞的主要支柱,更是公園的一絕。龍柱上的龍形態各異,有的歡快戲珠、有的吐納火寶、有的云間翻騰…
![玻璃鋼天鵝雕塑戶外仿真擺件](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0917/171228_82715.jpg)
據倪德奎介紹,龍柱初始設計是圓柱,但是一個叫王慶祥的雕刻師說光溜溜的石柱不好看,雕成龍柱才好看。由于雕刻龍柱時沒有設計稿,都由工匠們自己創作,便有了今天的形態各異的龍柱,也成了石刻公園的一絕,轟動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