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電6月29日,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交匯處的蘇武沙漠大景區出現了一座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數十座中外藝術家創作的主題雕塑正在成型中…在總結首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這里將繼續舉辦中國·民勤第二屆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國際沙漠雕塑創作營將于2019年7月20日開幕;屆時,45件作品將各顯精彩。考慮民勤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整個主題公園的地標性意義,雕塑作品均以長期保存為目的,采用GRC、不銹鋼、碳鋼板、鑄鐵、鑄銅、石材、水泥等材質,充分展現雕塑的藝術魅力、沙漠的浩瀚壯觀以及民勤防沙治沙深厚的文化蘊含。
一雕一景,一塑一色,將大漠沙地打造成詩意棲居的文化旅游高地。主辦方計劃通過連續舉辦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努力建成全國首個沙漠雕塑藝術主題公園,開辟當地旅游新天地。自2018年10月10日征集啟動至12月10日截稿,共收到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538位藝術家2327件作品,其中國內作品823件,國外作品1504件。由藝委會專家初選出72件入圍作品,將入圍作品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投票評選,最終由活動藝委會、組委會根據投票結果綜合評審后確定45件入選作品。
入選作品涵蓋中國、意大利、德國、美國、西班牙、韓國、摩洛哥、澳大利亞、以色列、阿根廷、保加利亞、丹麥、白俄羅斯、荷蘭、墨西哥、土耳其、伊朗、俄羅斯、日本、中國臺灣等2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民勤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以全新的生態理念、文化符號和藝術風格,形象生動地傳播人沙和諧共生理念,展現大漠與雕塑的完美融合、文化與生態的強大張力,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和深刻的思想啟迪,是寶貴的沙漠文化旅游資源,對促進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生態與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打造“沙海綠洲·綠洲碧海”旅游品牌,以及加強防沙治沙和生態文明建設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作品《夢》寓意:以鋼材焊接的頭部及沙土,與樹木相互并置,象征人們在治沙過程中與沙漠的調和與對峙。攝影:陸中秋作品《飛翔》寓意:夢想著有一雙翅膀,來實現我們古老的夢想。攝影:陸中秋作品《沙漠之舟》寓意:在沙漠里給人的感覺既古老又現代,承載了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攝影:陸中秋作品《沙漠之舟》寓意:在沙漠里給人的感覺既古老又現代,承載了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攝影:陸中秋作品《天音》受甘肅古老藝術敦煌飛天的啟發,用裝飾性手法來表現她的婀娜多姿,在云彩中輕歌曼舞。攝影:陸中秋摘星小鎮—全國首個沙漠天文科普特色小鎮,游客置身其間,能夠感受到棲身銀河,漫步蒼穹,手可摘星的無限神秘和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