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在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首屆中國·鄭州炎黃文化周隆重開幕。在炎黃文化周展演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區內,共展出了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圖為傳統的葫蘆烙畫。張振福的泥人民俗雕塑都是手工制作,深受游人喜愛。在炎黃文化周上,這樣的好東西不少。
![酒文化雕塑-景區創意倒酒景觀創意酒文化雕塑 酒文化雕塑-景區創意倒酒景觀創意酒文化雕塑](/uploads/22041611/115253_87096.jpg)
炎黃巍巍,大河悠悠,東風蕩蕩,春日融融。公元2008年4月9日,數萬中原兒女佇立于黃河岸邊、炎黃像前,舉行首屆中國·鄭州炎黃文化周開幕式,為炎黃子孫祈福,為中原崛起祈福,為北京奧運祈福,為祖國昌盛祈福,為世界各國人民的自由、平等、和諧、幸福祈福。炎黃先祖,開天辟壤;
![酒文化雕塑-戶外廣場大型酒杯景觀不銹鋼酒文化雕塑 酒文化雕塑-戶外廣場大型酒杯景觀不銹鋼酒文化雕塑](/uploads/22041611/113124_25125.jpg)
播撒文明,告別洪荒。炎黃子孫,續寫華章;繼承文脈,百花齊放。歷史活劇,舞臺寬廣;華夏民族,代有輝煌。共產黨人,勛業開創;巍然屹立,世界東方。偉大旗幟,光輝思想;以人為本,民得安康。和諧社會,構建有方;和平統一,一貫主張。抗擊雪災,凝聚力量;
![孟子雕塑-景區廣場歷史文化大型漢白玉孟子石雕 塑像 孟子雕塑-景區廣場歷史文化大型漢白玉孟子石雕 塑像](/uploads/22041611/112015_45551.jpg)
嫦娥繞月,豪情激蕩。祝愿祖國,福祉永昌。炎黃文化,源遠流長;中原兒女,篤行發揚。逐鹿問鼎,英姿颯爽;群星燦爛,光焰萬丈。東風橫掃,水旱蝗湯;中原崛起,闊步鏗鏘。科學發展,協調增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諧中原,同建共享;
![酒文化雕塑-景區銅雕人物景觀酒文化雕塑 酒文化雕塑-景區銅雕人物景觀酒文化雕塑](/uploads/22041613/134759_43239.jpg)
三農奮起,工業興旺。文化事業,長足進步;文化產業,蒸蒸日上。兩大跨越,全力推進;兩大建設,刷新形象。祝福中原,全面小康。北京奧運,舉世隆慶;奧運圣火,環球傳送。綠色奧運,文明奧運,和諧奧運,聲如洪鐘。十三億人,爭做志愿;萬名健兒,俱是英雄。張開雙臂,擁抱世界;五洲涌動,奧運雄風。和平發展,全球呼聲;和諧世界,中國倡行。友好往來,互利共贏;
![石柱雕塑-景區廣場擺放花崗巖刻字古文化石柱雕塑 石柱雕塑-景區廣場擺放花崗巖刻字古文化石柱雕塑](/uploads/22041611/111804_18489.jpg)
美好家園,悉心經營。天地以合,日月以明;星辰以行,江河以通。祝福奧運,圓滿成功。昨日上午,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春光明媚,桐花飄香,戊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最后一項重頭戲——首屆中國·鄭州炎黃文化周隆重開幕。河南省政協主席、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全書,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第一副會長張文彬,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趙德潤,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王文超等領導以及來自海內外的嘉賓上萬人參加了開幕式。
首屆中國鄭州炎黃文化周由省政協、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主辦,鄭州市政府、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共同承辦,主題是“萬龍歸宗,祈福中華”,整個活動將持續至4月15日,其間將舉辦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一大早,天空仍然飄著零星小雨。8時許,嘉賓們來到黃河風景名勝區炎黃二帝巨塑廣場時,黃河河道吹來瑟瑟冷風直往人們脖子里鉆,寒意直透腳底。
上午9時許,天氣突然轉晴,陰霾散去,太陽露出笑臉,陽光剎那間溫暖了前來參加開幕式嘉賓們的心情。9時40分,炎黃廣場上鑼鼓喧天,龍騰獅舞,100位威風鑼鼓鼓手由清一色的女將擔任,8條巨龍昂首盤旋,8只舞獅縱躍不止,18桿大紅龍旗隨風飄揚,場面煞是壯觀。開幕式由鄭州市市長趙建才主持,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王文超致歡迎辭,河南省政協主席王全書宣讀祈福辭。
9:55,河南省政協主席、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全書先生宣讀祈福辭。10:00,廣場北面傳來整齊高亢的誦讀聲,三級祭壇上,千名身穿黃色寬袍漢服,頭戴金色高冠的中小學生,高聲吟誦中華文化經典名篇《大學》和《道德經》章節,書聲朗朗,整個祭壇宛若大型書齋;
現場另有60位身穿紅色漢服的少年撫古琴奏曲,一派古韻。10:10,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張思卿宣布:“首屆中國·鄭州炎黃文化周開幕!”頓時,禮炮鳴響,從炎黃巨塑兩側和廣場北面噴出四股七色彩煙,彌漫了整個天空,人們歡呼著迎接文化周的到來。第二展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區,有燈籠張、民權畫虎、秦氏絹藝、面塑、風箏、木雕畫、蝴蝶畫、上蔡桃核雕花工藝、上蔡茱萸絳囊等30項;第三展區是北京奧運會工作巡回展;第四展區是16項民間絕藝、絕技演出,現場演出皮影戲、二夾弦、大平調、河洛大鼓、河本屆文化周的最大亮點是民間藝術和民間絕活兒,很多絕活兒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區,除了傳統的吹糖人、泥泥狗、布老虎外,許多罕見的絕活兒和民間工藝精彩亮相。用蝴蝶制作成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什么樣子?美麗的裙釵,不仔細看,誰也發現不了是用蝴蝶制作而成。在“丁來蝶藝”攤位前,很多人大呼“長見識”。在一家烙畫藝術作品展攤前,藝術家展出的一顆鴕鳥蛋上,烙了紅樓夢十二金釵,人物惟妙惟肖,表情豐富,連草木都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作者說:“這幅作品花了16天才做成。”在仿古燈籠展位前,外形奇特的“福娃迎奧運”燈籠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汴京燈籠張的傳人說,“這只燈籠沒有骨架支撐,由30個三角、20個五角組成,是古代人利用幾何原理設計的,這就是汴京燈籠張的特點。”皮影是祖傳的,而河南紙雕第一人——蔡建華的手藝則是自己研究出來的。水藍色的天鵝、色彩艷麗的開屏孔雀…蔡建華說,孔雀是她用3500多張正方形小彩紙,花了三天時間精制而成的。核桃古雕也是一項民間藝術。現場展示中,藝術家將核桃切成薄片、花5天時間粘貼制作成的孔雀花瓶別具一格,讓人驚嘆藝術家的靈感無處不在。在中華一絕——濮陽東方刀書畫前,一位女畫師正在用水果刀創作龍蝦圖,猛一看,和國畫相似,仔細看,蝦的身形則顯得更加剛勁。
刀書畫的發明者王濮方說,自己是受手指作畫的啟發,刀書畫的特點是顯示刀法的陽剛之美。一個展臺上正煮著“粽子”,但沒有絲毫香氣,打開“粽子”,原來是一塊布。民間藝術家介紹,這是“扎染”藝術,把一塊布扎捆起來煮染,這樣染出來的圖案更富有層次。三棵栩栩如生的大白菜竟然是絹制作的。“秦氏絹藝”帶來的大白菜是其代表作品。不可思議的是,白菜上的七星瓢蟲也是由絹特殊加工制作而成。
布雕畫立體感強,麥稈畫細膩唯美…炎黃文化周現場,民間絕藝表演精彩紛呈,民間藝術展繁花迷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