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文化南京”,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構建和諧南京五大戰略之一。實施“文化名人和文化精品工程”,是建設“文化南京”的重要舉措。今年9月,南京首屆“十大文化名人”、“十大文化精品”評選揭曉,“十大文化名人”為葉兆言、吳建寧、吳為山、陳應歧、許鈞、孫曉云、陸劍杰、陶琪、黃丕謨、繆炳文。
![伏羲雕塑-寺廟銅雕三皇五帝之中華始祖伏羲雕塑 伏羲雕塑-寺廟銅雕三皇五帝之中華始祖伏羲雕塑](/uploads/22041616/162947_87036.jpg)
“十大文化精品”為:話劇《平頭百姓》、電視文獻專題片《偉人周恩來》、油畫《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南京》、叢書《南京大屠殺史料集》、民歌《茉莉花》、雜技《頂碗》、越劇《柳毅傳書》、話劇《虎踞鐘山》、電視文化系列片《金陵文脈》、圖書《南京百年風云》。為了更好地向讀者展示文化名人、文化精品的風采,感受南京文化建設的熱潮,本報今日起推出《走近南京十大文化名人十大文化精品》欄目,敬請關注。
![漢白玉華表石雕-石雕華表龍柱中華柱 漢白玉華表石雕-石雕華表龍柱中華柱](/uploads/product/20190829143918_66755.jpg)
走在我們這座城市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到歷代文化名人的雕塑,他們以中國傳統精神和現代雕塑技法的完美融合,向市民和觀光客,傳遞著中國文化的力量與精髓。它們的作者,就是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院長、一路以高票當選的首屆十大文化名人——吳為山。這位從蘇北小城走出的年僅44歲的雕塑家到底以怎樣的人格和藝術魅力征服了苛刻的評委和大眾?
![蘋果雕塑-文化廣場不紅色銹鋼蘋果雕塑 蘋果雕塑-文化廣場不紅色銹鋼蘋果雕塑](/uploads/22041516/163723_22093.jpg)
昨天,在南大的雕塑工作室中,吳為山向記者講述了他在南京不尋常的25年。兩度高考落榜從民間藝術中汲取營養41歲時,吳為山收獲了人生中第一個最重要的時刻,那年他摘取了代表雕塑界最高榮譽的“攀格林”獎。中國駐英國大使查培新在頒獎儀式上說,吳為山的獲獎說明中國的雕塑在西方得到高度認可。
![城市景區中華三祖銅雕-景區中華三祖銅雕 城市景區中華三祖銅雕-景區中華三祖銅雕](/uploads/product/20200423085444_73827.jpg)
這是令人驕傲的時刻,吳為山是真正的文化使者。英國皇家雕塑家協會主席安東尼說:“來自中國南京的吳為山代表了一種方向,代表了一種文化。100年以來,中國在吸收西方現代雕塑藝術的過程當中,走出了新的步伐?!蹦且豢?,全世界都在欽羨他風光的外表,只有吳為山自己清楚,炫目光環的背后,他走過怎樣崎嶇的路。雖然是著名書畫家高二適的外孫,從小受到藝術的熏陶,但和改革開放初期的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吳為山的高中時代選擇了理科,夢想成為一名建筑師。
![校園振興中華人物銅浮雕-振興中華人物銅浮雕 校園振興中華人物銅浮雕-振興中華人物銅浮雕](/uploads/product/20191108081311_14872.jpg)
然而命運仿佛冥冥中不可逆轉,吳為山參加了1978、1979兩年高考卻同樣都以1分之差名落孫山。落榜的吳為山第一次離開故鄉,來到無錫一座只有200平方米的工藝美術技校求學?!拔抑孕母兄x那個不知名的小學校。這個學校雖然小,但是有一些民間優秀藝人教我們泥塑。
我記得當時一位老民間藝人,他住在一個街道的小房子里面,80歲了,我去探望他,他就拿了一把泥捏了一個和尚給我看,那個和尚捏得非常飽滿,手法非常嫻熟,把泥塑的特點發揮到極致。我從他那里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在吳為山看來,他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雕塑的起點并不是在正規美術學院從比例結構這些非常技術化的東西開始,而是從民間藝人那里學到了中國傳統雕塑的寫意精華。吳為山說的這位民間藝人是民國時就曾應邀為蔣介石當面塑像的傳奇民間工藝大師高標。
畢業時,他在吳為山的速寫本上寫道:“吳為山同學在學時間很努力,本人很感動。”兩次被退學南京情結難釋懷1982年,從技校畢業的吳為山滿懷信心參加了藝術類高考,結果被南藝和南師大同時錄取了。吳為山第一次來到了古城南京。然而在審核錄取資格時,因為技校畢業沒有工作過,不符合錄取規定,被兩座高校退檔了。
當時南藝副院長、國畫大師陳大羽先生憐惜人才,以資深教授的名義親自寫信向招辦求情,仍無濟于事。“這是我第一次大學的經歷,在南藝4個小時,在南師大82天?!眳菫樯秸f:“要知道,當時一個蘇北孩子考上南京的大學是轟動全縣的,而被退回家則更加轟動。”整整一年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叫吳為山的年輕人是被南京兩所大學“開除”的?!艾F在說起來很簡單,可是那是我一生最困難的時候。但我挺過來了。
”1983年,再次參加高考的吳為山以優異成績同時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特藝系裝飾雕塑專業和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錄取。他不顧朋友勸說再次選擇了南京,如愿以償地進入南師大美術系,從此在南京扎下根來。“我從來沒有后悔當年的選擇?!眳菫樯秸f,“南京城每一塊城磚都寫滿了歷史,正是這座有著深厚積淀的歷史文化名城滋養了我?!笔聦嵣?,吳為山藝術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主題創作——“歷史文化名人雕塑系列”正是在南京城尋到了靈感,他第一個塑造的便是一代草圣林散之。
1992年江浦建立林散之紀念館,邀請吳為山塑一尊林散之的雕像。為了做好塑像,吳為山翻閱了林老大量的資料,進入了他的精神世界,他發現晚年的林老之所以具備異乎常人的仙風道骨,是因為他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自然流露。雕塑中抓住了這種內在的文化特征就抓住了神韻,哪怕手法是寫意的,觀眾依然一眼叫出雕塑的人物名字。如今在吳為山作品陳列室中行走,遠至老子、孔子、秦始皇,近至馮友蘭、費孝通、楊振寧,百余尊歷史文化名人雕塑都仿佛注入了生命,栩栩如生,每一個參觀者都會為之感動。
“為什么會感動?”吳為山說:“因為這些文化名人身上散發著中國5000年傳統文化的光芒。是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打動了你。”如今,身為民盟中央委員、南大美術研究院院長的吳為山除了創作雕塑之外,還要為學生上課、處理日常行政事務、參與藝術界和政界的活動,每天都在超負荷運轉?!白鹁匆粋€藝術家最好的方式是給他時間”,吳為山對記者笑談,他最怕別人請吃飯。而他每天最奢侈的一段時間便是坐車——從南大到位于汽車東站的雕塑工作室。
因為一上車就可以立即補上一覺。盡管如此,他仍然把歷史文化名人雕塑系列作為自己最主要的事情?!拔医o自己的定位是‘正在行進中的人’?!眳菫樯秸f,當年自己扛著被褥、背著黃書包來到南京城的時候,從來沒有想到事業會有今天的規模。既然南京為自己提供了這樣的寬闊平臺,那么他將會把用泥土再現中華文化靈魂的歷史使命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