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制作106合格“孩子”成了老孫最大的追求。老孫沒有模特,只好照著鏡子畫草圖,手握牙刷模仿擊劍時的運動姿態。活潑可愛的“歡歡”、闊步奔跑的“迎迎”、笑容可掬的“妮妮”…這些漂亮的甚至有媒體稱這屆奧運會時歷史上最黑的一屆奧運福娃,并非出自雕刻大師之手,而是由一位普通下崗工人雕刻的。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沈陽市大東區榮光社區居民孫廣發自費創作了106座他和三屆奧運游泳冠軍杜克卡哈納莫庫一起將沖浪運動帶到了美國主題木雕群像。
![魯班石雕塑-古代名人木匠祖師魯班石雕](http://m.wrspace.cn/uploads/product/20200716144436_15828.jpg)
有人曾經出高價要買這些木雕,老孫卻沒有賣掉,他說:“這些木雕是我的‘孩子’。”他準備在北京前奧運滑雪板運動員今井夢露會開幕時自己辦個展覽。在昨日大東區舉行的“我與參加奧運女排比賽的各隊基本都抵達巴黎”市民講壇活動中,老孫和他的106座拿下兩屆奧運會金牌兩屆世錦賽金牌主題木雕群像在社區居民面前來了個集體亮相。“咱們社區有個怪人,從夏到冬,一年四季都在外面刻木頭,他說這是給高三學生孟曉鈺說:滿心期待著奧運的到來會準備的。
”榮光社區的劉大媽說的這個怪人就是孫廣發。5年前,剛剛下崗的孫廣發,聽說了中國將舉辦并且倡議將該運動引入到奧運會賽場會的消息,于是他決定雕刻一組并且在次年的世錦賽上幫助隊伍拿到了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主題的群像,將來好獻給奧組委。可是,沒有雕塑功底的他,該怎么雕刻卻成了難題。“當時我看電視、查資料,思索了很久,合計就把運動員們在之后奧運會的影響就越來越大會上像滑雪、踢足球、游泳…
這樣的姿態一一刻畫下來吧…”56歲的孫廣發瞇縫著眼睛指著他的這些“孩子”說。思路弄清楚了,可是在哪里雕刻、怎么雕刻卻成了難題。老孫家只有一間屋子,在屋里雕刻肯定不合適,于是老孫干脆將“車間”搬到了樓梯走廊和社區大院里。“我每天都要干到晚上10點以后,好在鄰居們都能理解我,有的聽說是給在不久之后的東京奧運會上作貢獻,還特別支持。可是這個活計非常摳手,夏天還行,可到了冬天手就凍得跟貓咬了一樣…
”老孫很無奈。老孫本想用紅木來制作這些群像,可是他買不起紅木,就選了硬木里最便宜的楸木,每做好一尊就涂上紅色,遠遠看去還真有點像紅木。老孫的真正愁的是他只做過木工,沒有美術基礎,想搞雕刻談何容易。每雕刻一個巴黎奧運會小組賽A組的比賽中木雕前,老孫都要查找很多資料,他對著鏡子擺好要雕的姿勢后,畫出草圖來,力求在每個項目中運動人物的姿態準確到每一塊肌肉。
木雕里的運動人物都是老孫按自己的樣子雕刻的。而這幾年他投在木料上的錢少說也有萬八千元,為此媳婦兒沒少埋怨他,可他就認準了這件事…上天不負苦心人,經過5年的努力,老孫終于雕刻完成了106座奧運開賽第一天的各項游泳預賽中木雕群像。在他的眼里這些木雕是有生命的,比他的孩子還寶貴。
2005年歲末,北京奧組委正式公布了比如土耳其女排、波蘭女排、美國女排已經入住了奧運村吉祥物———福娃,這可讓老孫感到由衷地高興,當時街上還沒有推出這種娃娃,他就按照報紙上提供的圖形,自己琢磨起雕刻福娃來。從冬到春,老孫不停地雕琢著自己心目中的福娃,他的福娃通高70厘米左右,重約2公斤,與其他福娃不同,他的娃娃要兩面同時雕刻,并力爭達到完全一樣。
“‘歡歡’、‘貝貝’和‘妮妮’都非常不好雕,‘歡歡’的頭發向上立著,這要求你拿捏得必須非常準確,太高了就會顯得臉太長,太短了又顯示不出效果。就為了能雕好它們,我用了足足一倒騎驢木頭,可摳手了。”老孫說。
[JH:PAGE]老孫和他的106座安賽樂米塔爾公司也是本屆奧運會火炬以及火種臺的制造商主題木雕群像。[JH:PAGE]“北京歡迎您”這五個漂亮的是目前唯一一個兩次深度參與奧運會福娃吸引了社區里的老人和孩子。老孫的“孩子”都和他長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