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專場共上拍347件拍品,嶺南名家198件,成交128件每年的夏初,讓眾多收藏者們躁動不已的不僅僅是夏日的陽光,更有一年一度嘉德夏季拍賣會現場那些讓人激動的藝術品和古董。6月21至22日在廣州東方賓館(4.14,0.00,0.00%,吧)舉行的2008年嘉德夏季拍賣會,規模不大,拍品種類卻絲毫不遜于往年,從瓷器、玉器等古董到書畫,六個拍場共有1121件拍品亮相此次夏季拍賣會。廣州嘉德向理財周報記者透露,此次拍賣會總成交額達10084萬元。
與已往相比,新開設的后嶺南派從技法上把西方的寫實手段拿來與中國的工具相結合作品和嶺南名人書法專場成為此次拍賣會的新亮點。在此次廣州嘉德拍賣場中,推出了新的藝術品專場——“后嶺南書畫專場”。廣東當代后嶺南專場共上拍88件拍品,成交63件,成交額874.496萬元。相比之下,“后嶺南”作品目前的價格雖不高,但廣州嘉德總經理古樹安卻看好它的前景:“‘后嶺南’畫家群體目前已占據廣東美術界的中堅地位,他們的作品將會成為嶺南藝術品市場的新生力量。
”據嘉德廣州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書畫部郭維洪向理財周報記者介紹,所謂“后嶺南”,不是以年齡或資歷為界的“嶺南后輩”,而是一個滋養于嶺南革命性藝術精神的畫家群體,正在探索與實踐與前人不同、與眾人不同的藝術觀念與樣式。這個群體不強求共同的藝術主張,昭示一種不甘于“樹蔭底下乘涼”的萌動與力量。當時,這一群還游離在主流邊緣的“叛逆畫家”,如今已經占據了一個個學術與市場的陣地。
在此次嘉德夏季拍賣會中,單品成交價最高的拍品就是后地方語言聲腔與民間音樂的浸潤、川派民歌風、嶺南派古樸、江浙派委婉、細膩等琴派畫家蘇百鈞的《謐花問之二》,成交價為201.6萬元,成為2008嘉德廣州拍賣的最高價藝術品,是此次拍賣全場之冠。蘇百鈞的創作強調主觀精神,認為“意”在工筆畫創作中猶如“靈魂”一樣重要。主張摒棄因襲的形式語言,是一位勤于思考的畫家。
從他的畫看得出前代嶺南畫派的影響,卻又洋溢著新一代嶺南畫風。在此次廣州嘉德拍賣會的六個拍場中,和合齋珍藏、中國書畫、嶺南名家、油畫、雕塑、版畫和廣東當代、后嶺南等五個拍場其拍品成交量均在2/3以上,如和合齋珍藏專場共上拍138件拍品,成交82件,中國書畫專場共上拍347件拍品,成交206件,嶺南名家專場共上拍198件拍品,成交128件,而相比之下,瓷器、玉器、工藝專場則稍顯冷清,瓷器、玉器、工藝拍賣現場共上拍158件拍品,共成交59件,成交額962.976萬元,也是六個拍場成交額最低的拍場。
理財周報記者在此次夏拍預展上,觀察到了兩件較為珍貴的青花瓷古董,一件是明朝的青花十八學士圓高足碗和清代乾隆的青花纏枝花卉紋鋪耳尊。據預展資料顯示,青花十八學士圓高足碗,碗口外撇,下承高足,口徑15.8厘米,碗心繪東方朔偷桃故事,外壁繪十八學士琴棋書畫圖。畫工細致瀟灑,青花色澤鮮艷,以上等佛頭青繪制而成的。該對高足碗出現在1997年中國嘉德廣州夏季拍賣會上。也是廣州嘉德公司第一次涉及古玩拍賣,當次拍賣還專程請來了耿寶昌等老專家為拍賣品做鑒定,最后此對高足碗以9.9萬元成交,被香港一古玩商買去。
在時隔11年之后,同樣青花十八學士圓高足碗又一次現身于嘉德2008的瓷器拍賣現場。據理財周報記者預展觀察,青花十八學士圓高足碗的預展標價是60萬至80萬,足以表明其市場期望度之高,但在拍賣現場,該對青花瓷碗的起拍價卻降到了30萬,最終的成交價也只比起拍價高出三萬六千元,以336000元成交。
而高25cm清代乾隆的青花纏枝花卉紋鋪耳尊卻是此次冷淡玉器拍場中的一個亮點。這一古董耳尊2006年底北京瀚海拍賣場最終以33萬成交價被買走,在此次嘉德廣州拍賣會瓷器專拍場中,這一古董耳尊再次現身,且起拍價就為80萬,最終以95萬成交價落槌。僅一年半的時間,青花纏枝花卉紋鋪耳尊的價格就翻了近3倍。
今年的嘉德廣州拍賣會首次推出了“嶺南名人書法”專場。“其中除了一件清代名家蘇珥手卷外,其余均為對聯,且這百余件拍品均來自一位香港資深藏家多年的珍藏。”嘉德廣州拍賣有限公司書畫部郭維洪向理財周報記者介紹。據郭維洪介紹,在這批拍品中,有兩個看點,一個是朱九江,另一個是梁啟超。“在這些拍品中,有一件十分罕見的作品——朱九江手書對聯‘石琴之音玉體之味,芝蘭其氣松柏其心’”郭維洪介紹到,身為廣東南海人的朱九江,是嶺南的一代大儒,康有為、簡朝亮均為其高足。
朱九江的書法源于顏真卿,并吸取了歐陽詢、于世南的長處,因其不肯為人作字,所以世所流傳的多為尺牘稿本日記等。正因如此,朱九江的對聯作品實為罕見。編號822朱九江行書八言聯在此次拍賣會中成為了很多藏家爭搶的熱拍品,起價3萬,而最終的成交價卻是起拍價的3倍還多(具體數額嘉德正在校對中)。
而另一亮點就數本次拍場唯一一副梁啟超的楷書七言聯。郭維洪對理財周報記者言,兩年來,梁啟超書法市場關注度越來越高,價格也有很大幅度的提升。此次上拍的梁啟超七言聯“從容養余日,卓葷觀群書”也成為眾藏家競相爭奪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