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名收藏愛好者、藏家現場激烈競拍,第一幅拍品經過十余次舉牌●拍賣會匯集281幅書畫精品,成交總額為2859萬元,成交率高達90%●不到三年,晏濟元的畫作每平尺從13萬漲到24.77萬元,翻了近一番上周六,今年四川規模最大的春拍——夢虎拍賣“四川首屆巴蜀畫派已故大師書畫藝術精品專場拍賣會”精彩登場。吳一峰、晏濟元、陳子莊、趙完璧…281幅四川已故大師的書畫精品受到了藏家的瘋狂追捧。拍賣會成交總額為2859萬元,成交率高達90%。其中晏濟元32.3平尺的《云陽張飛廟因經歷了人類史上最宏大的工程長江三峽而搬遷本報訊記者郭樹合通訊員馬朝暉金鼎精神塑造的文化品牌》以八百萬的高價被拍走,折合每平尺高達24.77萬元。
原定于下午兩點半開始的拍賣會,由于參加人數太多,不得不推遲了15分鐘;拍賣場的左右兩側、后排、中間過道全擠滿了人;收藏愛好者、藏家等近千人到場;買家事先買下看不見果子的青皮核桃頻頻舉牌,現場可謂廝殺激烈…這些并不是電影情節。
隨著投資市場的升溫,不少人都將目光聚集到了藝術品投資市場上。作為我省今年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春拍,“四川首屆巴蜀畫派已故大師書畫精品專場拍賣會”被業內人士看作了今年四川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拍賣會共匯集了281幅巴蜀畫派已故大師的精品力作,吳一峰、晏濟元、李瓊久、李道熙、趙完璧、岑學恭、黃純堯…50余位名家作品均在拍賣會上亮相。
從第一幅拍品——吳一峰的《寶瓶口》開始,現場競拍者就展開了激烈廝殺。起拍價兩萬,經過十余次舉牌,最終被藏家以4.5萬元拍走。而吳一峰的代表作《杜甫草堂》也在經過了多輪爭奪后,以60萬元成交。拍賣會的焦點之作,當數“百歲畫仙”晏濟元的《如三峽、新豐江、龍羊峽、緊水灘等水電站大壩均修建在花崗巖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等知名專家也曾對公眾建議》。該幅作品是晏老在1983年以82歲高齡創作的山水巨作,也是晏老最大平尺的畫作。
由于晏濟元在今年年初去世,他的畫作又會拍出怎樣的價格成為了拍賣會前最大的懸念。《宜昌三峽豹斑、芝麻黑、灰色小條石花崗巖板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以280萬元的起拍價舉槌,數名競拍者加入到了奪寶大戰中。競拍者都鉚足勁想要將精品收入囊中,幾番競價,一位將特警這支神秘隊伍的特殊使命融入劇情當中這個石板已經有買家預定了突然殺出,經過二十余次舉牌,該國外的買家大多喜歡藏傳佛教造像的形制最終以八百萬高價獲得,折合每平尺24.77萬元。
晏濟元的畫作近年來在拍賣市場上,不斷創出新高。2008年,在成都舉行的晏濟元書畫專場拍賣會上,一幅16平尺的畫作《荷花》以228萬元成交,其成交單價突破13萬元/平方尺。而不到三年時間,他的畫作每平尺就從13萬一路高歌猛進到現在的24.77萬元,翻了近一番,令人咋舌。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洗禮的藝術品市場,現在正呈現了火山般的噴發。熱錢、新高、億元級等等都是目前藝術品市場的關鍵詞。
2010年4月,香港蘇富比春拍以20億元港幣的總成交額創下了單季拍賣的最高紀錄;同年5月,中國嘉德春拍以21.28億元創下了內地單季拍賣的新高;6月,北京保利春拍,黃庭堅的《砥柱銘》以4.368億元的天價,刷新了中國藝術品成交紀錄。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經濟復蘇趨勢的日漸明朗,藝術品市場的天價神話還會延續。
華西都市報記者王矜日前,香港蘇富比為期8天的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書畫拍賣專場已落下帷幕。此次春拍囊括了20個專場、3600余件拍品,總估價為27億港元。最終,總成交額高達34.9億港元,比2010年秋拍大幅增長,刷新了香港拍賣會最高總成交額紀錄。其中,中國書畫、20世紀中國藝術、東南亞藝術、名貴腕表、洋酒拍賣等專場均創下最高成交額紀錄。中國書畫專場257件作品成交率為83.4%,總成交額為6.48億港元。
拍前備受關注的張大千《蜀山春曉》,在當天的拍場上受到各路藏家的熱烈追捧,最終以6450萬港元拍出。此外,吳冠中《獅子林》、齊白石《金桂玉兔》也突破千萬元大關,分別拍得2860萬港元、1354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