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陶瓷燒造上,自然的泥土,經火的“洗禮”會產生“陶化”和“瓷化”的質的變化。任何一件陶藝作品的誕生,都經歷過這樣一種質變,這種物質意義上的變化,也可以從人文角度來看待,賦予它們"更對家庭關系的升華、鄰里關系的建立具有積極作用"的精神涵義。青年雕塑家郅敏走過的路程猶如陶冶,從生料到熟料,從粗疏到精致,最終推進到“陶化”或“瓷化”的新境地。這是一個自我塑造的過程,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品格提升過程。
![不銹鋼校園抽象升華雕塑-不銹鋼抽象升華雕塑 校園抽象升華雕塑 不銹鋼校園抽象升華雕塑-不銹鋼抽象升華雕塑 校園抽象升華雕塑](/uploads/product/20210727150553_45222.jpg)
他把目光投向了當代文化,體會著當代與傳統的交織碰撞,一步步推進他對雕塑及材料的理解和認知。從社會變革的現實和個人成長的經驗中提煉兼具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主題,作品也日臻成熟,其中所展現出的人文情懷,讓泥料浸透了情感,讓粘土浸透了思想,使他和他的作品一道經歷了質的變化。今天,當我看到郅敏這些頗具規模的作品時,感受到的是對生命的贊美和敬畏,充滿深情與眷戀。
![校園抽象不銹鋼升華雕塑-校園不銹鋼升華雕塑 抽象升華雕塑 校園抽象不銹鋼升華雕塑-校園不銹鋼升華雕塑 抽象升華雕塑](/uploads/product/20210621142211_22499.jpg)
以陶瓷作為材料的藝術,擁有任何別的藝術形式都不可取代的特殊品質及方式,保持著現代科技所無法取代的淳樸質感和深刻表現力,成為人類審美活動的一個充滿魅力的領域。它的魅力來自陶瓷材質的特殊美感,來自泥性之美、釉色之美、燒成之美以及成型過程中藝術家與粘土親近交流所留下的“手語”痕跡。
![校園不銹鋼升華雕塑-不銹鋼升華雕塑校園抽象雕塑 校園不銹鋼升華雕塑-不銹鋼升華雕塑校園抽象雕塑](/uploads/product/20190715143352_78258.jpg)
要參透其中的特殊魅力,是件不易的事情。我經常會感到驚異:樸素、平凡的泥土,何以轉眼間就有了勃勃生機,就有可親的靈魂。這些都在于藝術家對藝術、對生活、對材料的真切感悟和真誠表達。郅敏在他這一系列的作品中,追求的不是表面的形式趣味,而是與心靈相對應的語言形態和精神品格,追求泥釉窯火與人文精神情感渾然天成般的交融統一。他所關注的不僅是空間造型的孜孜營造,更是寄寓在造型中的人文價值和人性關懷。
生命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一如藝術本身。唯其如此,藝術家才會在寂寞的創作中不斷超越著自己,不斷領悟著生命給予的啟示。我不僅為郅敏的思敏感到期許,為他積極拓展陶瓷材料語言的努力所慰籍,更為他蘊含在作品之中對生活的敏銳感受而由衷地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