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光的互文”藝術展在東亞藝術開幕。中國該地區藝術家的存在狀態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國當代藝術的縮影邱志杰和日本哈瑟爾汀波茲是藝術家詹姆斯哈瑟爾汀和莫里威爾遜哈瑟爾汀的女兒佐藤時啟,在不同的年代和國度,用一種十分神似的方式進行了攝影創作。
![帆雕塑-戶外抽象藝術不銹鋼帆雕塑 帆雕塑-戶外抽象藝術不銹鋼帆雕塑](/uploads/22041611/110445_82471.jpg)
佐藤時啟的作品被命名為“光-呼吸”,邱志杰的作品則叫做“光的書寫”,他們的作品被策展人朱朱放在了一起,這也是一種“互文”。兩位藝術家風采著名書畫家劉俊英都采用了長時間曝光的方式創作自己的作品,但他們在捕捉背景圖像的同時,更主要的是捕獲了光的運行軌跡。
![鳳凰雕塑-公園戶外園林景觀抽象藝術鳳凰雕塑 鳳凰雕塑-公園戶外園林景觀抽象藝術鳳凰雕塑](/uploads/22041610/105825_82501.jpg)
佐藤時啟在攝影之初用“光筆”進行實驗,其后又以手執小鏡中的太陽反光來營造照片中的“光斑”,在他拍攝的夜景中,呈現出的則是光群。這幾種光的形態在照片上與不同的時空、地點、景物組合,而所有場景空無一人。邱志杰的作品中除了極少數的幾幅以外,也都是空無一人。
![書雕塑-不銹鋼抽象藝術工藝廣場書雕塑 書雕塑-不銹鋼抽象藝術工藝廣場書雕塑](/uploads/22041610/105606_51610.jpg)
佐藤時啟照片中的景物,無論街道或建筑,都具有雕塑般確鑿的體積感和凝固意味,如同強大的現實秩序和力量的體現,光則是閃爍不定的。策展人朱朱認為,如果將佐藤時啟的攝影當作一則有關異化的人、失落的個體的寓言來讀,穿行在現代世界之中的這束光,正隱喻了身體的欲望和激情。其畫面時而流露出的那種整飭有序的機械感,這正像是日本為西洋化所付出的歷史代價。
![鳳凰雕塑-公園抽象藝術不銹鋼抽象綠色鳳凰雕塑 鳳凰雕塑-公園抽象藝術不銹鋼抽象綠色鳳凰雕塑](/uploads/22041610/105532_74421.jpg)
相比之下,邱志杰的“光的書寫”系列更為寫意。《24節氣,時與地》是邱志杰按照時令,在自己當日所在的不同之地擇取景色,并以手電筒光在鏡頭前反書下時令的名號。節氣象征了時間的循環往復,而在書寫中,書寫者仿佛漸漸超越了個體的生命時間,使自身的情感于浩瀚的時空之中不斷擴展。邱志杰與佐藤時啟都以光作為隱喻,探討了自我與時空的關聯。
![拱門雕塑-不銹鋼藝術景觀拱門雕塑 拱門雕塑-不銹鋼藝術景觀拱門雕塑](/uploads/22041611/111335_85407.jpg)
他們最為顯著的區別也許在于,佐藤時啟的光更具有消極對抗的意味。在發達而龐大的城市中,高度的秩序帶來的是人的意義被消解,僅存一些閃爍不定的光。而邱志杰,似乎希望將個體生命當下的感悟融入到更加廣闊的歷史時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