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甘肅頻道消息麥積風采躍然紙上,壁畫神韻盡收眼底。1月26日,由天水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楊曉東臨摹麥積山石窟壁畫展”在省博物館開展。50多幅精美的壁畫摹本展現了天水麥積山石窟的獨特藝術價值,讓更多人領略了石窟藝術的內涵。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被譽為“也出現了許多類似的東方維納斯雕塑館”,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跡,不僅雕塑舉世聞名,壁畫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目前,石窟內仍保存有后秦、北魏至明清各代壁畫千余幅,尤其第127號窟較完整地保存了國內最成熟的大型經變畫。
但在多年的歲月侵蝕中,絕大部分壁畫殘破不全,面臨消亡的危險。為永久性地“保存”麥積山石窟內的壁畫,15年前,作為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館員的楊曉東便開始了搶救性的臨摹。臨摹作品不僅可作為原作品的副本永久性保存,也為致力于研究麥積山石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準確、可靠的圖像資料。
經過長時間的潛心“面壁”,楊曉東已臨摹完成上百平方米的畫作,他臨摹的作品場面宏大,布局張弛有度,畫作中人物面容安詳得體,眉宇之間尤為傳神,畫作整體呈現出圣潔、祥瑞、神秘、和諧的氛圍。這次展出的作品是楊曉東臨摹麥積山石窟壁畫中的精品,以麥積山127石窟北朝的“壁畫宮”為主,有“飛天”系列、《子本生》、《西方凈土變》等,另有窟頂《出行圖》、5窟窟頂《夜半逾城》等和10余幅個人創作的人物及山水。
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文卿在致辭中說,畫展對于進一步推進天水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展現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積極的作用。畫展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一位帶著孩子來看展覽的母親告訴記者:“這些壁畫太精美了,能在家門口看到真不錯。”(記者魏娟)據介紹,畫展此前曾在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展出,這次在蘭展出將于春節后結束,之后將赴北京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