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5月7日電題:“潮”起來的“空心村”新華社記者李紫薇今年“五一”假期,山西省陵川縣幾個曾經的“空心村”“貧困村”熱鬧非凡。聽林海、觀繁星、泡藥浴、聞花香,在陵川縣松廟村,游客只需花很少的錢就可以享受一整天的悠閑山野生活。裝修精美、風格各異的農家小院和建在林間的小木屋可供挑選,有專屬管家提供全程服務,一日三餐送餐上門,民宿公司還可以幫忙安排白天游覽行程。
河南鄭州市民杜峰假期帶著家人住在松廟村。他說:“深山里有這樣的體驗很難得,我提前一個月就預訂好了這里的民宿。”松廟村位于太行山深處,距離縣城30公里,且交通不便,曾經是一個貧困人口超過半數的貧困村。村里林地多、耕地少,村民紛紛逃離大山,外出打工,只剩幾位老人常住村里,松廟村幾近“空心”。據記者了解,因地處太行山區,產業薄弱,集體經濟不發達,這樣的村子在陵川縣并不鮮見。
位于更深處的浙水村等村莊的空心化程度更為嚴重,只剩下一兩名老人守著破舊的房屋度日。2017年,靠著種植中藥材,松廟村整村脫貧,但村民的日子并不富足。松廟村駐村第一書記郭高鑫向記者介紹說,4年前,自己剛來松廟村的時候,村民每天在村口坐一排,閑聊曬太陽。“后來發現,不是大家懶,是實在沒有產業。
”他說,每到7月份,全村出動,爬到山上采摘中藥材,換取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但一年只能干一兩個月。村內生活也很不方便。村民王結麗記得,村中河道一下雨就漲水,位于低洼地帶的房子很容易被淹,進村小路也泥濘不堪。她說:“本村姑娘都往外村嫁,村里來個人是大新聞。
”隨著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改善水、路、電、網等基礎設施的步伐加快,陵川縣各村面貌慢慢發生變化。“剛開始大家都不理解,沒人住的村子,為啥還要花這么大力氣改造。”郭高鑫說,直到2020年5月康養小鎮項目進了松廟村,大家才明白,這些扎實的基礎設施大大降低了產業進入鄉村的成本。陵川縣位于太行山上,緊鄰河南省,夏季涼爽,每年都會吸引大批來自中原地區的游客進山納涼避暑,山里很多靜謐的空心村頗受歡迎。但在以前,旅游業還沒有發展起來,只有部分村民自建的小旅館可供居住,硬件條件差、服務也差。
陵川縣委副書記張全勝說:“經過廣泛調研,陵川縣現在正在做的就是為游客提供舒適的避暑條件和優質的服務。”浙水村、丈河村等6個村莊也抓住了機會,與松廟村一并開工建設,先行發展鄉村旅游產業。陵川縣還鼓勵其他有條件的村繼續開辦農家樂,同時學習旅游業服務知識。在專業民宿運營團隊的指導下,一座座漂亮的民宿在松廟村的半山腰建了起來。美麗的民居、鄉村旅館和修復好的明清建筑也在浙水村和丈河村的街道上容光煥發。2020年,陵川縣幾個率先發展康養旅游業的村莊陸續開業,今年“五一”假期繼續保持了良好勢頭,松廟村、浙水村和丈河村每村日均游客均超過了2萬人次。
“好體驗就有回頭客。”杜峰說。不光是游客來了,年輕人也回來了。看到村莊的變化和商機,陵川縣涌現出很多回村青年,或參與項目建設,或開店創業,或在民宿打工,收入大大增加,脫了貧,也有了新事業。在縣城打工的王結麗現在回到村里的生態餐廳當了經理,如今每個月都有近3000元收入,還不影響照顧家中老人。
她開心地說:“在農村也有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