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轉瞬即逝的進入新秩序的1990,世界迎來了第一批出生在和平年代的弄潮兒。二十年后,他們成為口中預言的——未來世界的創客。21世紀曾是人們期許的未來,誰也沒有料到當下這個數位化的未來世界會如此瘋狂,每個人都在被過載的信息與膨脹的物質吞噬。于是,我們終于想起來用未來的眼光去審視過往,也在此時應運而生。intro而對于20世紀的人來說1995年的東京就是那個未來。科幻小說巨匠有一句簡單粗暴的話:“”,東京簡直就是銀翼殺手的城市——充滿潮濕的水蒸汽、城市街道的川流聲、地下水管的流水聲以及路邊電器店里電視的聲音。
![音樂家聶耳公園廣場雕像](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0917/171704_57603.jpg)
,中文譯作蒸汽波,脫胎于文化,是2010年代初期興起于互聯網的在線綜合藝術,極具復古和超現實主義。是和的合成詞,也是以計算機或數字技術為主題的科幻文學的一個分支。它的本意是對控制論和極權主義的反叛,有著強烈的反烏托邦傾向。而作為一種新興的、擁有極強形式感的藝術風格,完全承載了精神,充滿了對后工業時代的科技、消費資本主義、新時代流行音樂和流行文化的諷刺及批判,同時又表現出對90年代和-電子音質,以及懷舊之物的好奇與迷戀,以互聯網文化和復古電子科技作為主要元素。
![不銹鋼抽象音樂景觀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3/133045_27748.jpg)
《攻殼機動隊》被認為是文化的經典代表作品在興起的主要陣地之一上,有這樣一段宣言:“你在反烏托邦的未來住在一個垃圾場,找到一大圈錄影帶,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一切都是那么孤獨,但你有一大袋葉子,所以你一直很而且你就在日本你就在天上。”通俗點解釋,就好比,拿一塊82年的金華火腿,切最美的部分,做一個現代風格的漢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2014至2015年達到全盛時期。
stylusic至于究竟由誰人發起無從考證,但和曾經的那些反文化運動一樣最先是通過音樂的形式為人所知。如何鑒別風格音樂關鍵看采樣,通常采樣自20世紀8、90年代的音樂作品,結合了和,通過重復、變速、鋪墊和停頓等粗糙的重構手法賦予這些簡單寧靜的旋律迷幻而潮濕的水汽感,而那過時的-音質體現出一種奇特的再創造的懷舊體驗。于2017年8月即將發行的錄音室專輯封面充滿風格風格音樂正映射了所描繪的,,通常使用粗糙、怪異的音色,生硬、歪曲地進行演奏,反而達到一種簡潔、純粹、反科技的生活方式,形成低保真、高品質的獨特品位。
這種低成本的制作方式讓蒸汽波變成了一種全民參與的藝術形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并被稱為國歌的リサフランク420/現代のコンピュ,是出生于1992年化名的美國音樂人的音樂項目之一。這首歌采樣于的’s,在降速的作用下甜美的音色轉變成了慵懶的男聲,一首快節奏的RB變成了一場旖旎的聽覺幻夢。音樂專輯推薦01.-02.-003.-?04.-第305.-06.2814-新しい日の誕生07.-08.-09-Mé10.-aesthetics隨著音樂專輯封面藝術的不斷發展,的美學也漸漸在視覺藝術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眾多的消費主義式的懷舊元素成為的視覺符號:90年代的網頁設計、低聚建模電腦渲染、故障藝術、錄像帶、古典雕塑、中英日文、8-、寶特瓶、電鍍鐳射紙、熱力波海豚、熱帶植物、色道分離、霓虹感…結合粗糙動畫、重繪等高飽和度色彩和大面積的粉、紫色調使人感受到一種亦真亦幻的浪漫。因為作品使用的絕大部分素材都在互聯網上唾手可得,藝術家們能夠以風格為公式,大批量地生產這一流派的作品。在上,創作者用古羅馬雕塑的殘肢、95或98圖標、前言不搭后語的多國文字合成單詞、炫彩熒光鐳射的廣告截圖等拼貼在一起,進行著一項新世紀的文藝復興。
通過對這些已經被大家所熟知的事物進行再創作,在人們的接受度與傳播效率上就占有了先機。現在是過去的未來,的美學具體獨立、不受干擾,擁有持久的商業潛力,它結合了傳統和新時代,能在短時間內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在同樣短的時間內讓人們產生主動傳播的欲望。這種撲面而來的復古科技感,也正是厭倦了流行文化的人們所向往的一個方向。時代加速了視覺化的進程,在前所未有的傳播效率下,90后新生代以足夠強大的姿態和勇氣擊碎陳規,創造嶄新的、適應新環境的視覺景象。
的靜物裝置生于1994年的視覺藝術家現居倫敦,同時,他還擁有同名服裝品牌,可在購得。運用二維平面與藝術等多種元素詮釋,以及大量惡搞的運用本身就是一種去商標化1990年出生于瑞典的畢業于歌德堡大學設計與手工學院,現在她以視覺藝術家、家具和空間設計師的身份自由往返哥本哈根及馬爾默兩地。善用強烈裝置感的3D效果將不同屬性的物品進行奇妙組合來展現屬于她個人的美學攝影軟體推薦01.R402.03.04.05.épopular的本質是對20世紀90年代的懷戀。
在即將進入21世紀的前夕,蕭條與繁榮共存,亞洲現代化大都會正在崛起,人類迎來了新一次的科技革命,世界對未來充滿無限期望。進入21世紀,帶領我們回到那個時空,遠離活生生的事物,在對短暫歷史的懷舊中感受現代,它就好比浮在水上的油膜,是迷幻網上沖浪與過往記憶的結合。“流行的”被追捧的時代即將過去,人們會漸漸渴望為自己貼上“反流行”者的標簽,并將理念分享給他人,從而孕育出下一個“流行”。在21世紀即將過去17年后,作為一種反烏托邦的、反消費主義的綜合藝術風格,也正面臨如此的“尷尬”。
被網友“蒸”了一下的和平女士2017年某購物網站平面設計國內低顏值女團組合3于2017年5月發行的單曲《朵蜜》封面始發于小眾群體的逐漸從青年亞文化演化成大眾流行文化,一小群人的視覺美學正歷經一場變革。眼下,消費主義帶來的災難、孤獨與焦慮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原本反消費主義的反而被不斷消費,成為消費時代的一種“爆款”,這似乎是反消費主義的最高境界?至少,的預言都實現了,也印證了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
”下一個未來,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