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上海楊浦江灣五角場創智天地大學路上燈光閃爍、人群熙攘;“人生一串”燒烤店內,慕名而來的粉絲們在這里擼串兒;貼著喜慶門頭的裕蓮樓中式糖水店內,播放著細膩溫婉的粵劇…一幅幅煙火氣十足的場景,勾勒出五角場的夜消費圖景。近年來,五角場地區結合自身特色資源,堅持規劃引領,立足五角場商圈、大創智創新發展示范園區和大學路街區“一圈、一園、一街”格局,不斷吸引多種業態集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呈現諸多亮點,并成功入選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規劃引領促進業態集聚上海城市副中心之一——五角場商圈、上海市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區域——創智天地大學路、正在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大創智創新發展示范園區、江灣歷史文化風貌區以及五角場彩蛋、江灣體育中心、莫比烏斯環巨型互動數字雕塑等多個現代文化藝術地標均位于楊浦區五角場地區。這里還匯聚了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知名高校以及嗶哩嗶哩、字節跳動、疊紙游戲等文化企業。
五角場地區成為以文化休閑、創意設計、時尚消費、知識經濟為特色的申城新興綜合城市功能區。“我們根據五角場地區地理交通特點和產業分布特色,規劃形成五角場商圈、大創智園區和大學路街區‘一圈、一園、一街’相互交織的動線分布格局,打造集聚新興文化和旅游業態的磁場。”楊浦區文化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說。在建設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過程中,五角場地區注重挖掘、整合區域特色資源,在“一圈、一園、一街”規劃基礎上,不斷豐富產品、服務供給,促進文化和旅游業態集聚,逐步形成了以大學路為主的創意文化集聚區,以江灣體育場、大創智園區為主的歷史文化風貌區和以五角場商圈為主的潮流時尚消費區。
三大區域互為補充,形成五角場日夜聯動的大文旅消費板塊。大學路沿街商鋪獨具創意格調和文藝氣息,“人生一串”嗶哩嗶哩官方體驗店、門店等店鋪在年輕消費人群中具有較強吸引力;大創智園區匯聚網絡視聽、動漫游戲、創意設計、知識付費等多家文化企業,超過15萬名從業者在此工作、學習和生活;引領國潮新風尚的五角場商圈,每天人流、車流川流不息。“目前,五角場地區有1374家商戶,其中文化類商戶766家,占比56%。文化類商戶全部實行夜間營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年超150億元。
”五角場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多元共融營造消費氛圍“建設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需要形成叫得響的區域文化品牌和多元共融的產業生態。我們以生態營造氛圍、以氛圍促進消費,進一步發揮市場在文化和旅游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楊浦區文化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於衛群說。
在打造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過程中,五角場充分發揮創智天地大學路作為上海市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區域的效應,注重以活動聚集人氣。社區校園文化節、陸上劃船器挑戰賽、天地世界音樂節、城市設計節、創客嘉年華…五角場地區大力引進時裝走秀、藝術展演、電競賽事、騎行樂游、文創集市等多元活動,營造濃厚的區域文化氛圍。五角場地區還借助上海旅游節和上海購物節的舉辦,推動商旅文統籌聯動,形成相互穿插、聯動開展的活動體系,舉辦了“五角場之夜”“五五購物節”“六六生活節”等促消費活動。
這些人氣十足的活動在促進夜間消費上產生了積極作用——五角場/大學路商圈獲評首批上海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2018年全市首家深夜書店大隱書局落戶大學路以來,日均接待讀者2600人次、最高達6800人次;今年元旦假期,“的不期而遇”上海網絡視聽季跨年活動在五角場舉辦,五角場商圈日均客流達52萬人次,實現銷售額1.53億元…完善服務提升消費環境“打造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公共服務支撐必不可少,我們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驅動,做好空間布局、扶持補貼和營商服務,積極服務區域內骨干企業做優做強,助力新興文化孕育,激發文化原創動力。
”於衛群介紹。近年來,楊浦區政府在發展夜經濟上持續投入,完成五角場彩蛋、合生匯、萬達廣場等14棟樓宇與五角場綠地、地鐵出入口、中環高架區域景觀照明提升工程,不斷提升夜間消費環境。在推動夜市發展中,楊浦區探索完善“政府主導、行業自律、社會監管、部門聯動、信息共享”“五位一體”文化和旅游市場管理模式,構筑全方位市場監管格局。作為屬地管理方,五角場街道辦事處成立樓宇委員會,按照“一位書記+五大員”的模式,充分運用“一網統管”等信息化、智能化樓宇管理服務系統,及時回應企業訴求,打造優化營商環境的閉環管理服務體系。
同時,積極搭建對話平臺,成立大學路街區自我管理委員會,制定《大學路街區自我管理委員會章程》,讓大學路的商業經營與本地居民的生活融合共生。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對消費者夜間投訴及時響應,深化“快速分流、快速調查、快速處理、快速反饋”機制,近三年來為消費者挽回損失年均超百萬元。轄區派出所安排專人專崗,夜間定時定點巡邏,重點對大學路地區夜間治安巡控,為夜間消費保駕護航。此外,楊浦還積極創新管理方式,探索實施《五角場集市管理辦法》《五角場外擺位實施導則》,在大學路實行“經營在內、消費在外”外擺模式,不僅為大學路聚集了人氣,也讓各方實現了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