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壬寅虎年春節的到來,我在自己拍攝的文物照片之中,精心挑選了十件“虎”文物的照片。它們來自陜西省內10座博物館,包括陶器、金器、青銅器、石刻和壁畫等,展示了周、秦、漢、唐等重要時期的燦爛文化。作為陜西文博行業的工作者,希望通過這些珍貴的“虎”文物,表達我對大家新年最美好的祝愿之情——1.西周·虎面銅冠2013年9月12日,拍攝于寶雞青銅器博物院。1980年,這件文物出土于寶雞市竹園溝十三號墓,為西周時期的一件獸首形狀的青銅車馬器。獸面酷似虎頭,中間鼻梁高突,怒目圓睜,眼珠鏤空,耳朵圓大,獸牙外露。
2.春秋早期·虎形金飾2020年7月29日,拍攝于陜西歷史博物館。2018年,這件文物出土于渭南市澄城縣劉家洼遺址的東周墓葬,為一件春秋早期的金飾片,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風格。在老虎的身體上,裝飾著線條,鏤空出眼鼻,四肢短小,尾巴卷起。3.戰國秦時期·虎鈕錞于2021年1月23日,拍攝于陜西歷史博物館。這件文物出土于安康市,具體的時間和地點不明,為一件戰國時期的青銅樂器。在錞于頂部中央,站立著一只老虎,昂首挺胸,氣宇軒昂。
此虎為鈕,用于系繩,懸掛在架子上,擊打發出聲響。4.戰國秦時期·虎雁紋瓦當2016年12月3日,拍攝于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這件瓦當是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的藏品,出土于寶雞市鳳翔縣雍城遺址,為戰國時期秦國宮殿上的構件。老虎躍起,回首張口,咬住飛雁,飛雁展翅狂鳴,場面驚心動魄。5.漢代·錯金銀銅虎鎮2016年9月10日,拍攝于長安區博物館。1992年,這件文物出土于長安區7171廠基建工地,共有四件,造型相同。
漢代,人們坐在席子上,在四角壓上重物,被稱為“鎮”。老虎臥在地上,身體蜷屈回顧,雙耳后抿,四足并攏,利爪連成一片。6.西漢·虎紋空心磚2013年1月15日,拍攝于漢景帝陽陵博物院。1999年,這件文物出土于漢陽陵羅經石遺址,代表白虎,象征西方。
虎頭、虎身和虎足用彎曲度不同的線條勾勒,虎身用V字形短線裝飾成虎毛斑紋,舌頭伸出,牙齒鋒利,顯得威風凜凜,神圣不可侵犯。7.西漢·伏虎石雕2016年12月4日,拍攝于茂陵博物館。這件文物陳列在霍去病墓旁邊,為一件漢代風格濃郁的石雕作品。
根據石頭的自然形態,進行簡單地刻畫而成,渾厚深沉,粗放豪邁。老虎的頭、頸與胸連在一起,虎尾倒卷于背,虎身斑紋清晰,伏在地上,積蓄力量。8.西漢·石虎2018年3月25日,拍攝于漢長安城遺址保管所。2004年10月20日,這件文物征集于漢長安城遺址南郊白家口村,初步判斷為西漢時期的浮雕作品。五邊形的石塊兩側,都浮雕著一只老虎,虎身中間有一個圓孔。老虎搖頭擺尾,大步向前,古樸厚重。9.唐代·石虎2021年1月2日,拍攝于西安碑林博物館。這件文物原本擺放在唐高祖李淵獻陵南側的神道上,為初唐時期帝王陵墓石刻的代表性作品。
石虎的身體和底座連為一體,由一整塊巨大的石頭雕刻而成,老虎體型魁梧,緩步向前行走,頭部低垂,眼神凝注。10.唐代·白虎壁畫2018年1月13日,拍攝于乾陵博物館。這幅壁畫繪制于永泰公主墓的入口處西側,為當代人根據唐代的壁畫內容進行的臨摹作品,跟對面墓道入口處東側的青龍壁畫相互呼應。老虎的身體已經模糊不清,但是巨大的頭部清晰可辨,怒目圓睜,張口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