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2月26日訊黃鶴樓前,雙鶴并立踏玄武的銅雕是公園標志形象之一,那你知道這雙銅鶴是雌是雄?26日,“白云黃鶴樓是我鄉”系列研學課程最新一課《中國神話里的祥禽瑞獸》開講,武漢大學國學博士,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華中科技大學建筑學博士后馬志亮作為主講人,在黃鶴樓公園找到了10種寓意吉祥的“神獸”,并詳解傳統文化里的“神獸”形象講究。主講人馬志亮介紹黃鶴樓內的“神獸”。孫大衛攝雙鶴踏玄武銅雕的創作者之一、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劉政德曾講述創作靈感結合多種民間傳說,其中龜蛇相纏形象,取自玉帝派龜、蛇二將協助大禹治水的故事,為鎮水患,龜、蛇變身為兩座大山,形成“龜蛇鎖大江”之勢;
而兩只黃鶴形象,則取自崔顥詩中所述黃鶴傳說,象征人民安居樂業后,黃鶴歸來并長留此地,不再飛走了?!吧瘾F”剪紙與黃鶴樓內雕塑同框。孫大衛攝馬志亮介紹,馮天瑜主編的《黃鶴樓志》中,有關于黃鶴樓名字起源的傳說有3篇,包括《黃鶴、幺妹鎮龜蛇》《黃鶴仙子伏毒龍》《辛氏酒樓與黃鶴樓》。
其中,有兩只仙鶴的傳說是《黃鶴仙子伏毒龍》,相傳古時蛇山下盤踞著一條口似血盤、眼如銅鈴的毒龍,時常興風作浪,殘害過往旅客和漁民,兩個善良的黃鶴仙子下凡用尖嘴啄瞎毒龍雙眼,最終收服毒龍。漁民們為了紀念黃鶴仙子,在蛇山頂蓋起了巍峨瑰麗的黃鶴樓。武漢剪紙藝術家駱清霞剪紙送給小朋友。孫大衛攝他還表示,在中國傳統文化里,仙鶴的繪畫、雕塑等藝術形象有雌雄之別。他以故宮舉例,前朝太和殿門前的仙鶴銅雕嘴喙張開,而后宮乾清宮前的仙鶴銅雕則緊閉嘴喙,這是傳統雄主外、雌主內的緣故。若以此為根據,黃鶴樓前銅雕的兩只鶴均是嘴喙緊閉,應該都是雌鶴,再結合兩只黃鶴仙子下凡的傳說,兩只雌鶴代表兩位仙子,也有出處可言。
不過,黃鶴樓與故宮布局又有不同,不存在前朝后宮之別,也無所謂主外主內之分,兩只仙鶴體型一大一小,或也可視為雌雄一對。小朋友剪的仙鶴。孫大衛攝在馬志亮的講述中,中國傳統文化里的這些“神獸”形象時有演變,比如龜蛇相纏,可以解讀為龜蛇二將,也可解讀為中國四大靈獸之一、北方司水神獸玄武的形象。
除了仙鶴和玄武,馬志亮還介紹,黃鶴樓翹角上的那龍頭魚尾形象,是古代傳說里龍的第九子螭吻,它好吞,古人把它放在房檐上,有厭辟火災寓意。此外,黃鶴樓里還有龍、獅子、麒麟、豹子、孔雀、鵝、馬7種祥禽瑞獸。小朋友剪“神獸”。孫大衛攝聽完介紹,10歲的張曉毅感到十分新奇有趣,“原來中國古人對于動物形象的認知這么講究!我最喜歡玄武,這是我第一次聽說中國神話里的這種神獸,它好有威力。
”6歲的張筱可則被善良的仙鶴所打動。在隨后的剪紙互動環節,有“全國十大神剪”美譽的武漢剪紙藝術家駱清霞現場指導,她一一詢問小朋友們喜歡的神獸形象,為他們繪下剪紙圖樣,并指導孩子們體驗傳統剪紙方式,剪出自己喜愛的神獸。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