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市是法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歐洲第七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日本東京、英國倫敦并列。巴黎是世界歷史名城,是浪漫之都、時尚之都、藝術之都、美食之都。處處皆風景,人人皆風景,可說是全域旅游的榜樣。這是位于巴黎市中心的香榭麗舍大街東面的協和廣場,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
廣場始建于1754年,是根據著名建筑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通過協和廣場直望到凱旋門。街道兩邊的19世紀建筑,仿古式街燈,給這條大道平添一種巴黎特有的浪漫氣息。協和廣場非常適合觀景,在這里可以環顧,眾多的巴黎其它的美景,比如說香榭麗舍大道,凱旋門,杜樂麗花園,盧浮宮,埃菲爾鐵塔等,都能夠在這里看到。廣場中央矗立的是一座高23米的埃及方尖碑。這座有3400多年歷史的方尖碑,原先守護在埃及盧克索的底比斯神廟的大門旁,1831年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贈送給法國。
方尖碑是由整塊花崗巖雕出來的,碑身縱向刻有三行古埃及象形文字,記述了拉美西斯二世及拉美西斯三世法老的故事。1998年法國政府在方尖碑的頂端加上了金色的金字塔尖頂。我是我幾年后在埃及盧克索的底比斯神廟門口的拍的方尖碑,本來二根的,少了一根就是移到現在協和廣場這個方尖碑!波旁宮為法國國民議會所在地,是具有260多年歷史的古典建筑,這座半圓形大廈規模雄偉,北門12根大圓石柱組成的寬闊柱廊,承托著一個三角形橫楣,上面飾以通體浮雕,柱廊下的30級臺階兩側有6尊雕像。
它是1722年為路易十四的女兒波旁公爵夫人建的,由此得名。方尖碑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北邊是河神噴泉,南邊是海神噴泉。兩個噴泉造型類似,各有一個三層噴水池,底層噴水池上有6個精美的青銅雕女神,手中各抱一條魚,從魚嘴中噴出幾米高的水柱,水花飛濺,極富藝術性。這個噴水池的山寨版在我國很多高檔場所都可看到。
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致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北邊是河神噴泉,南邊是海神噴泉。兩個噴泉造型類似,各有一個三層噴水池,底層噴水池上有6個精美的青銅雕女神,手中各抱一條魚,從魚嘴中噴出幾米高的水柱,水花飛濺,極富藝術性。這個噴水池的山寨版在我國很多高檔場所都可看到。東起協和廣場的香榭麗舍大街被譽為巴黎最美麗的街道,西至戴高樂廣場,東段以自然風光為主;兩側是平坦的草坪,恬靜安寧;西段是高級商業區。法國和世界各地的大公司、大銀行、航空公司、電影院、奢侈品商店和高檔飯店,都集中在這里,因此這條街道也被選作了巴黎十大著名景點之一。
戴高樂廣場也叫星型廣場。凱旋門位于廣場的中央。12條發射形的大路環繞廣場。(此為網絡圖片)凱旋門1806年由拿破侖下令興建,用于紀念法軍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戰勝俄奧聯軍。全部工程用了30年時間建成,于1836年即拿破侖去世15年后才落成。現在是法國的無名英雄墓,紀念一次大戰中陣亡的150萬法國士兵。整個凱旋門高50米,寬45米,厚22米,中央的拱門寬15米。凱旋門的內墻雕刻有表現法蘭西共和國和拿破侖時期法軍的128場勝利戰役及曾經征戰的558名將軍的名字。
外墻上裝飾有四組大型浮雕,其中最著名的是弗朗索瓦呂德的“馬賽曲”。凱旋門可以說我們已經非常的熟悉了,無論是課本上還是電視上,我們都曾見過它的身影,這也是巴黎四大代表建筑之一,是法國政府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跡。我去拍時恰好在維修,但在正面維修部份非常人性化的噴上原來的浮雕畫,達到正常維修又保持原來的模樣,使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者不致失望而歸,這是景點維修的暖心榜樣!這座鐵塔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一個鋼鐵所建的塔。
也是巴黎最高的地標性的建筑,于1889年為了紀念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巴黎世博會而建。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埃菲爾鐵塔得名于設計它的橋梁工程師埃菲爾。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術杰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和突出標志。
1981年,法國政府這座精美的建筑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從此盧浮宮成了專業博物館。盧浮宮正門入口處是一座玻璃金字塔,它的設計者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金字塔建成時引起巴黎人的強烈不滿,但他們很快接受了它,現在它已經成為巴黎最新的熱門景點之一。盧浮宮藝術藏品種類之豐富、藝術價值之高令人難以想象。這座舉世聞名的藝術宮殿始建于12世紀末,當時是用作防御目的,后來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逐漸成為一座金碧輝煌的王宮。
從16世紀起,弗朗索瓦一世開始大規模的收藏各種藝術品,以后各代法國國王繼承了這個傳統,充實了盧浮宮的收藏。如今,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已達40萬件,其中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參觀盧浮宮最激動人心的時刻,莫過于站在這間輝煌而不朽的藝術珍品前的大臺階下,慢慢的拾級而上,走進這尊古希臘人心目中具有年輕貌美的女性外貌且長羽翼的勝利之神雕像。雕像出土與薩莫特拉斯島,最初是為了慶祝一場海戰的勝利而豎立的。
因此,她作為還愿用的奉獻物,于公元前二世紀初羅德島人取得的軍事勝利存在著聯系。勝利女神站在一艘箭船的船頭,迎風張開雙翼,缺失的右手顯然應該是盛高舉的姿勢。隨風勁舞的衣裙像是所謂沾濕的衣褶的雕刻技法,但卻表現出更加逼真的效果。衣褶的紋路走勢與扭轉的身軀相協調和統一。其風格特征后來為帕加馬祭壇上的浮雕所借鑒,促使人們相信這尊雕像的創作時間位于古希臘歷史一個相對晚期的年代,大約于公元前190年。
三絕之一《斷臂維納斯》女神像,更是最珍貴的館藏雕塑。她傳奇的經歷和很多未解之謎,更是讓這座雕塑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有說這座雕塑是公元前的作品,已經無法考證這座雕塑是誰的杰作。據說維納斯雕像是1820年在希臘米洛斯島一座古墓旁發現的,是一座半裸全身的斷臂大理石雕像。這座雕像高兩米余,體型婀娜面容俊美安詳,衣衫自然地滑落至髖部,展示出女性特有的線條。這座雕像法國重金收買后存放在盧浮宮,陳列在特辟的專門展室里,成為一件絕世的雕塑作品。
三絕之一舉世聞名的《蒙娜麗莎》這幅意大利名畫,是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當年花費一萬兩千里弗,從達芬奇的弟子手中購買,成為盧浮宮“三寶”之一的重要收藏。《蒙娜麗莎》那迷人的微笑,更是為一代代繪畫大師留下神秘的世紀猜想,給前來觀賞的游客以近乎夢幻的視覺享受。
順便說一句,這些世界級文物都可隨便拍照錄像,不知他們用了什么保護措施才能做好這樣,大大點贊!位于盧浮宮博物館對面的小凱旋門是為慶祝拿破侖·波拿巴1805年的一系列戰爭勝利而建造的。紅、白大理石圓柱之間是三個圓拱門。
門頂端的四匹駿馬是從意大利圣馬可教堂搬來的鍍金奔馬。原物已于1815年歸還給意大利,現在的是復制品。青銅戰馬旁是鍍金的和平與勝利女神。小凱旋門廣場上販賣紀念品的黑人,隨俗買了一尊埃菲爾鐵塔模型,以充實家里的紀念品。巴黎的大皇宮坐落在塞納河亞歷山大三世橋北側橋頭,大皇宮在舉辦1900年的世界博覽會之后,就成為“法國藝術榮耀的紀念碑”展覽館。
自1889年世博會之后,當年為此事而建的其他建筑被逐一拆除,唯獨留下了眼前這個精美龐大的巴黎大皇宮和埃菲爾鐵塔這兩座建筑,現在都已已經成為法國及巴黎市的象征。榮軍院恩瓦立德新教堂造在巴黎市中心的殘廢軍人安養院,是為了表彰"為君主流血犧牲的人"。后來法國將拿破侖的遺骸接回巴黎后葬在這里。金色屋頂下的地下室就是巨大的紅色花崗石棺。
這也是榮軍院最出名之處,拿破侖墓地。歌劇院建于1862-1875年,是獨創的“拿破侖三世”的建筑風格。屋頂裝飾有鎦金的女神雕像。中間回廊間是著名音樂家的頭像。內部巨大的舞臺可以容納450演員和2200觀眾。旺多姆紀念銅柱就坐落在旺多姆廣場的中央,是拿破侖為紀念和炫耀奧斯特里茨大戰勝利,于1810年下令修建的,它的造型是模仿羅馬的特拉真柱,柱高44米,為了使它足具勝利者的驕傲,銅柱的基材是用法國軍隊在奧斯特利茲戰役中繳獲的1250門大炮鑄成。
旺多姆廣場有巴黎最豪華的,珠寶店和高級時裝店,它們在200年前就已經名聞遐邇了。紀念銅柱上面的螺旋形圖案描繪著拿破侖征戰的諸多場面,站在最上面就是建造者拿破侖·波拿巴的銅像。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由當時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世界上有許多小說,電影,音樂劇等以此為名。
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被三條橫向裝飾帶劃分三層:底層有3個桃形門洞,門上于中世紀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過。中央的拱門描述的是耶穌在天庭的“最后審判”。教堂最古老的雕像則位于右邊拱門,描述的是圣安娜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許里為路易七世受洗的情形。
左邊是圣母門,描繪圣母受難復活、被圣者和天使圍繞的情形。廣場的南側有一座銅像,是查理曼一世,也就是查理曼大帝,法國的奠基人,相當于中國的秦始皇。圣母院是廣場每天都人山人海,吉卜賽人多在這里表演各種街頭藝術和騙術。在這里要隨時注意扒手光顧!
左右兩側頂上的就是塔樓,其中一座塔樓懸掛著一口大鐘,也就是《巴黎圣母院》一書中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鐘。曾經讀過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說《巴黎圣母院》,對巴黎圣母院充滿了渴望了解的期待,對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也印象深刻,因此特別關注這座塔樓。
和所有的哥特式教堂一樣,它是尖頂,從側面看,更是無數的尖頂直指蒼穹,給人以“與上帝對話”的感覺。作為巴黎的四大地標之一,圣母院每年參觀人數約1300萬人次。蒙馬特高地的圣心大教堂潔白的大圓頂具有羅馬式與拜占庭式相結合的別致風格,頗具東方情調。
是法國巴黎的天主教宗座圣殿,供奉著耶穌的圣心,也是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圣心教堂讓所有的參觀者都有高山仰止的感覺。從圣心教堂所在的山丘往巴黎市中心看,巴黎的千年歷史盡收眼底。人們也可以登臨圣心教堂中心最高的大圓頂,從那里能看到周圍方圓50公里內的景物。這里是艾菲爾鐵塔之后巴黎的第二個至高點。這里也是居高臨下觀賞北部巴黎景色的理想之地。
巴黎除了西部新區之外,極少有高樓大廈,城區以5、6層樓以下的古典藝術建筑居多。夕陽西沉在蒙馬特高地看大巴黎城,可見另一地標艾菲爾鐵塔。凱旋門、埃菲爾鐵塔、巴黎圣母院、圣心大教堂是到巴黎必須要參觀的四大建筑。蒙馬特高地周邊都是是商業區,各種紀念品店、咖啡館、小酒吧林立,每天都是熱鬧非凡,生意興隆。著名的紅磨坊大型歌舞表演廳就在這里。
紅磨坊仍保持著百年前某些特點,就是舞者的裝飾大致不變,上身裸露,披掛著華麗的羽毛服飾或金屬片。紅磨坊有40名女演員、20名男演員,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主要是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女演員必須受過芭蕾舞訓練,身高起碼應達1.72米,年齡在16至25歲之間。
容貌要姣好,笑容要燦爛,大腿要修長,鼻子要俏皮…演員起薪1.2萬法郎,資深演員可達3萬,每周工作6天,每天演出兩場。它的舞廳觀眾席是后半部的座位逐漸升高,全埸由可坐六人的小桌子不大規則的組成,桌上放一個臺燈,亮著紅色暗淡的燈光。位置非常的窄,坐起來不太舒服,這一點跟國內的夜總會簡直是大巫見小巫了。坐下后提供門票內所含酒水供應。
觀眾昏暗的燈火與舞臺上艷麗的布光形成鮮明的對比,在振耳欲聾的音樂聲中欣賞了一場無上裝歌舞和一些高難度的雜技表演。最后的節目是舞臺突然上升,變成一個很大的魚缸,里面有二個美女和二條大蟒蛇在水中共舞,真正的美女和野獸共舞,非常驚險,令人難忘。縱觀整臺歌舞歌舞表演雖然女演員都是無上裝的,但覺得并不色情,給人以美的享受。這與泰國的色情真人秀完全是二回事。然而每人130多歐元的票價也有點貴,想想巴黎不可能常來也就算了,再者場內是不允許拍照錄像的,想起來都有點遺憾,所以只有留下紅磨坊的幾幅外景。
巴黎的風貌,呈現出一派古都的厚重人文風情。各種雕塑、古跡和古教堂隨處可見。巴黎很多建筑的樓頂,都有許多像蠟燭式的突出小東西,開始覺得很奇怪,后來才知道那是古時候取暖用的小小煙囪,很特別,這是巴黎建筑的一景。由此可見,巴黎古老文化保持得非常完好!
埃菲爾鐵塔對面的軍事學院前,著名的一戰時期法國元帥加利埃尼的騎馬雕塑。最后,來看看中國人到巴黎必去的老佛爺百貨大樓,它的出自港臺的音譯,漸漸變成約定俗成的巴黎國際品位商品購物中心的名稱。老佛爺百貨誕生于1893年,占據了奧斯曼大道40號,緊鄰巴黎歌劇院。它曾經憑借豪華如宮殿的裝修轟動一時,在拜占庭式的巨型鏤金雕花圓頂下全世界最時尚最奢侈最有個人風格的品牌東西都能在這里找到,各種世界知名的服裝設計師的作品令你眼花繚亂,只要有錢,這里能滿足所有高品味時尚人士最個人化的需求。
富起來的中國游客在老佛爺百貨店中顯得人頭涌涌,都是黃面孔,起碼占了半壁江山!走出店門,在老佛爺對面的街邊,幾個黑人小販手拿很多種時尚品牌的山寨手袋在兜售,外觀完全一樣,產地就不用說了。價錢是正貸的十分之一,但我們誰都不敢買,據說過海關時如果被查出攜帶假冒品牌貸時要罰同等價錢的歐元!老佛爺百貨店對我來說只是看看增加見識的意義。
在巴黎時曾經與朋友品嘗了傳說中的法國大餐,每人花了八十歐元,桌子上疊成塔型的食品不外就是葡萄美酒,法式面包幾只冰凍蝦及幾個所謂法國牡蠣,幾片如小餅干樣的法國鵝肝。還有一小盤法式蝸牛,口感有黃油和大蒜的味道,粘乎乎的含有水份在里面,我感到這道菜還不如我們家鄉的海產品艾螺,也可能是各人口味不同,上張現場法式蝸牛相片以作留念。巴黎是個世界級大城,其沉重的歷史積淀和人文薈萃非我輩能說得的。這里只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而已,但是作為長見識旅游景點來說卻是很值得的!在巴黎買的埃菲爾鐵塔的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