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潤責編/明嬌今天是大年初一。從今天開始,我會把那篇年度演講4萬字的文章,按照8個模塊,拆成8篇,分享給你。今天,我們分享的是第一模塊:達爾文雀。大家好。歡迎來到2021,首屆“進化的力量·劉潤年度演講”!
我是劉潤。我經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潤總,2021年,商業世界發生了什么變化。2022年,我們的機會在哪里?作為一名商業顧問,我有責任回答這樣的問題。今天的演講,其實就是對這些問題的答卷。但是,回答這些問題,我發現必須要用到“進化論”的視角。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我們先從一個故事開始。今年6月,一名男子在香港遭遇搶劫。警察趕到現場,問被搶走了什么。他說:“芯片”。就是手機、電腦、甚至電飯煲里,都要用到的芯片。被搶走了14箱,價值500萬港元。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聽說有劫匪“不搶金店,搶芯片”的。很科幻。這個劫匪,一定是理工科畢業的。???2021年,芯片,的確要比黃金貴。羅小珣,我的一位學員,是瑞邦環球科技的創始人。做,也就是印刷電路板的。她的工作之一,就是經常幫客戶滿世界找芯片。她告訴我,其中一枚芯片,今年3月中旬的價格,是179元。到了下旬,你猜漲到多少?1142元!
可是,為什么會漲成這樣呢?因為:嚴重缺貨。????那為什么會嚴重缺貨呢?因為:疫情。2020年的疫情,把這個世界,分成了兩個涇渭分明的時代:一個是沒有口罩的時代,一個是去哪里都要綠碼的時代。但是,疫情影響餐飲行業,旅游行業,影響很多線下服務業,都可以理解。疫情,怎么就能影響到芯片行業,最后導致嚴重缺貨,價格瘋漲的呢?當時,誰也想不到。
但現在馬后炮來看,從新冠疫情,到芯片缺貨中間,其實經過了三個傳導因子…消費電子爆發→工廠謹慎擴產能→恐慌性囤貨。?????????因為疫情,大人在家辦公,孩子在家上課。以前,一臺電腦就可以了。現在每人一臺。所以,電腦出貨量,同比暴漲了73.49%。
也因此,電腦周邊設備,一起增長。路由器,同比增長了29%、鼠標增長了31%、鍵盤64%、耳機134%、顯示器138%、網絡攝像頭增長了179%。而所有這些設備里,都要用到芯片。芯片突然開始缺貨。缺貨?這不簡單。那就加班加點生產唄。
加班加點都來不及?那就再擴一條產線,增加產能唄。其實沒那么簡單。我們常說,產能爬坡,產能爬坡。但是,那個在爬坡的,是穩定增長的需求。產能不會爬坡。產能,只會爬樓梯,這一個大步子邁下去,需求能跟得上來嗎?大家普遍預測,等疫情真的恢復,這個“瘋狂”的需求會銳減。
所以,工廠不敢冒然擴產能。那怎么辦?為了防止芯片缺貨導致停產,大量廠商開始恐慌性“囤貨”。不少品牌提前買足了3個月的芯片量。甚至有人開始囤6個月、12個月的量。越囤越缺貨。然后就更多人囤貨。然后就更缺貨。2021年3月,雷軍說:不僅是手機芯片,是全球無論什么芯片都缺貨,而且這個缺貨,可能會持續兩年。兩年。也就是說,雷軍認為,芯片缺貨,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3月。
芯片行業,一個聰明人密度如此之高的行業,在環境發生巨變時,居然讓所有人都束手無策。不管你怎么努力,似乎都是“困難總比辦法多”。但是,環境的巨變,是不是只會給人出難題呢?當然不。這個小姑娘,叫宋婷婷。今年19歲。
一個月前,剛剛上大二。大一下學期,她成立了一家外貿電商公司。半年,收入了500萬。怎么做到的?就是面對海外采購商,做跨境直播。有時,她的一場直播有1萬多人在線觀看,現場就能有300個意向咨詢。現在,她每月能有5000多條的詢盤。還有很多客戶,問都不問,直接靜默下單。可是,一個19歲的新手,是怎么就能一創業,就如魚得水的呢?
是因為她所進入的行業,外貿電商,遭遇了爆發式的增長。今年一季度,我碰到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總經理,張闊。他告訴我一個數據,說今年一季度,中國跨境貿易總額,相對于2019年一季度,不是2020年,是疫情前的2019年,跨年同比,增長了將近300%!外貿電商的巨大增長,也是這個原因:疫情。那疫情,又是怎樣讓外貿行業爆發的呢?從新冠疫情,到外貿爆發中間,其實也經過了三個傳導因子:全球需求下降→全球供給下降得更厲害→復工的中國供應鏈填補剪刀差。
2020年3月,當中國大量海外訂單被取消,幾乎所有人都唱衰出口時,我寫了一篇文章說:外貿的機會來了。為什么?因為疫情,大家不出門了,不花錢了,全球“需求”確實下降了。但是,也因為疫情,員工放假,工廠關門,全球的“供給”下降得更厲害。
這個“剪刀差”,是當時中國外貿的巨大機會。我們看下圖這兩條折線。一條是一家跨境收款機構,公布的“中小外貿企業競爭力指數”。2020年4月份,中國的外貿競爭力指數,陡升到了77.9。另一條是菲律賓的一家官方機構,駐華貿易投資中心,公布的數據。2020年4月,菲律賓的商品出口,同比下降了41.3%!菲律賓,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全球的供給,都在銳減。而這時,中國供應鏈正在快速復工復產。這中間的剪刀差,就變成了機會,砸向了外貿電商。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
同樣的疫情,卻導致了兩個行業截然不同的結果:芯片行業的缺貨,和外貿行業的爆發。同樣的疫情,甚至導致了兩個人截然不同的命運:一個靠打劫芯片,搶了500萬。一個靠外貿直播,賺了500萬。道德經里有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無所謂仁慈。它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它只是按照自己的路徑變化。芯片行業因為我的變化水深火熱了,外貿行業因為我的變化一飛沖天了。
那都是你們的事情。與我無關。那么,誰才能在“我的變化”里,活下去呢?不是最強壯,也不是最聰明,而是最適合的,才能夠生存。我特別喜歡這句話。順便說一句,這句話,很多人以為是達爾文說的。我也以為是。但是,生命科學家王立銘老師告訴我,這其實是一位美國商學院教授,利昂·梅金森說的。
但不管是誰說的,這都不妨礙,宋婷婷,被時代砸中,成為了一只天選的“達爾文雀”。什么是“達爾文雀”?1835年,一位博物學家,坐著一艘叫做“小獵犬號”的船,環游世界。當他們的船來到南美洲這個叫做“加拉帕戈斯”的群島時,停留了大概一個月。這片群島,離南美洲1000公里。
與世隔絕。所以,有很多令人驚訝的生物。比如,平塔島象龜、海鬣蜥、軍艦鳥、藍腳鰹鳥,等等等等。但是,但是,要論這個群島上最“著名”的物種,其實是體型平平無奇,看上去也沒什么神奇能力的,一種雀。這種雀之所以知名,是因為這位去到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博物學家,從不同島嶼上,收集了很多動植物標本,其中有幾十只這種雀的標本。
帶回英國后,他把這些標本交給了著名鳥類學家約翰·古爾德。古爾德進行研究后,發現這些雀的喙部,形狀差別很大。比如,有的雀,喙部又厚又硬,這是因為,它要在地上撿食堅果。比如,有的雀,喙部又尖又細,這是因為,它要啄食樹木里的蟲子。比如,有的雀,喙部不緊密切合,還微微向內彎,這是因為,這更方便吃花蜜和昆蟲。
古爾德發現,這13種雀的喙部如此不同,但彼此之間具有很近的親緣關系。它們源自同一個祖先。這個有趣的現象,啟發了一位博物學家。1859年,也就是探訪加拉帕戈斯群島24年之后,他出版了一本曠世巨著:《物種起源》。在這本書里,他提出了著名的“進化論”。
他就是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進化論被提出后,從此改變了整個人類看待自己的方式。大生物學家杜布贊斯基甚至說:若無進化之光,生物學毫無道理。后來,這座啟發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加拉帕戈斯群島,被稱為“進化島”。而這種根據環境變化,而不斷進化的雀,又被稱為達爾文雀。
進化論,可能是對后人影響最深的學說之一了。但進化論,可能也是被后人誤解最深的學說之一。你真的懂“進化論”嗎?請問,長頸鹿的脖子為什么是長的?A,越用越長;B,突然變長。什么叫越用越長?從前,有一種短頸鹿,喜歡吃樹葉。吃著吃著,下面的葉子吃完了,怎么辦?
它伸長脖子夠。拼命夠拼命夠,越夠脖子越長,終于夠到了樹葉。它活了下來,變成了中頸鹿。中頸鹿的下一代,繼續夠繼續夠,脖子就更長了,它的下一代,就變成了長頸鹿。越用越長,就是“用進廢退”。那什么叫突然變長?從前,有一種短頸鹿,喜歡吃樹葉。吃著吃著,下面的葉子吃完了,怎么辦?這只短頸鹿腦洞很大。
它開始生孩子,拼命生拼命生。大部分孩子,都是正常的,和自己一樣是短頸鹿。但是有一個,不知道為什么,脖子特別長。正常的短頸鹿,因為吃不到高處的葉子,終于紛紛餓死了。而這個長脖子的,最后居然生存了下來。后來,人們就把它叫長頸鹿。突然變長,就是“物競天擇”。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進化論?
A,還是B?正確答案,是:B。是“物競天擇”。短頸鹿并不真的知道,環境巨變后,是脖子長一點能活下去,還是脖子短一點能活下去。誰也不知道。怎么辦?那就拼命生,拼命生。只要數量足夠多,總會發生各種“意料之外”的隨機變異。
有的脖子長了,有的腿粗了,有的突然會算微積分了。哪一種,才能活下去呢?不知道。沒關系,交給“天”來選。突然,上天要求所有物種,都會微積分。發卷子考試。80分以下的不準吃飯。這時,長脖子的,腿粗的,都餓死了。而那個碰巧會微積分的,活了下來。活下來的,就成功了。生命科學家,得到課程《進化論50講》主理人,王立銘老師說過:進化論,是地球上唯一可靠的成功學。說得太對了。
成功,一定是因為我們做對了什么。但是,面對天擇邏輯的復雜性,我們其實并不知道什么是對的。所以,什么是進化的力量?進化的力量,就是用“海量”的物競,應對“復雜”的天擇的力量。潤米咨詢,每年要做不少事情,《5分鐘商學院》,“劉潤”/視頻號,寫書,演講。
但排在所有這些事情之前,潤米咨詢,首先是家咨詢公司。咨詢公司,就有兩個最重要的工作:思考,和尋找。我經常開玩笑說,做咨詢,就是“夜觀天象,日觀人相”。這八個字,是從五源資本的劉芹那里借來的。晚上,就靜靜地思考。思考什么?思考“天擇”的復雜邏輯。看看上帝又出了什么新題。試著做做看。簡單的就做出來了。復雜的,先放著。白天呢,到處見人,滿世界尋找。
尋找什么?從海量“物競”的方法中,尋找那些做得對的。哇,這么復雜的題你居然做對了。我看看,你是怎么做的。而思考和尋找中,尋找更重要。因為面對那些真正復雜的變化,答對題,有時候真的只能靠運氣。靠運氣?是的。
馬云說,阿里巴巴成功是靠運氣,并非依靠勤奮。馬化騰說:我創業初期,70%是靠運氣。雷軍說:企業的成功,85%來自運氣。的創始人陳士駿說,成功要90%的運氣,加10%的努力。都說自己成功靠運氣。你信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面對真正復雜的變化,100只隨機變異的雀,都認為自己給出的是正確答案。證明過程,看上去都無懈可擊。
但是,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答對題,有時候確實只是運氣好。既然馬云,馬化騰,雷軍,都說自己要靠運氣,那我還假裝什么“學霸”呢?保持敬畏,保持謙遜。趴在地上,爬到樹上,到處尋找,尋找那些因為聰明,因為強壯,或者僅僅是因為運氣好,而做對了新題的達爾文雀。這,就是我的工作。所以,我瘋狂地出差,到處尋找。
每年出差至少100多天。2016年,我發起了一個叫“問道全球”的項目。感謝曲向東老師,和他的“極之美”團隊的悉心安排,讓我可以每年專心陪同20多位企業家,在全球范圍內,尋找達爾文雀。第一站,就是進化的圣地:加拉帕戈斯群島。
然后,我們一起探訪了以色列、德國、美國、秘魯,等很多國家。然后,我又發起了“問道中國”的項目。探訪大量優秀中國本土企業。除了百度、阿里、騰訊、字節跳動之外,我們還認識了很多今天可能還不知名,但未來的某一天,你知道它一定會在中國的商業史上,留名的企業。另外,我還在領教工坊、黑馬營、以及阿仁孵化器,長期陪伴著一些潛在的達爾文雀企業。
他們還很小。同時,我還擔任著騰訊、恒基等企業的戰略顧問。他們已經很大。然后,我從今年10月1日起,開始閉關。不出差、不去辦公室、不咨詢、不演講、不開會。只做一件事,就是專心準備今天這場年度演講。對咨詢公司來說,時間真的就是金錢。閉關一個月,準備一場演講,你知道,這是多大的投入。可是,為什么呢?因為我知道,每年的11月、12月份,是很多企業做下一年的年度規劃的時候。
我希望把自己在過去一年,看到的那些變化,以及達爾文雀們給出的參考答案,通過10月份的這場年度演講,與你提前分享。讓我們一起,更早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