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塔是唐長安城遺留至今為數(shù)不多的重要地標(biāo),任何有關(guān)這座“城寶級”建筑的一舉一動總能吸引人們的眼球。近來隨著小雁塔南廣場綜合改造工程的實(shí)施,一批彩繪唐風(fēng)雕塑在南廣場西側(cè)落成,迅速成為市民和游客穿越回唐朝的又一網(wǎng)紅打卡地。從網(wǎng)上的新聞報道來看,這批雕塑色彩華麗,個性突出,極具盛唐風(fēng)韻,非常符合我的審美,但對于它們的來龍去脈,卻都鮮有涉及。
![不銹鋼火箭飛升廣場景觀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3/135417_29050.jpg)
為了弄清楚這批雕塑的原型及背后所承載的歷史故事,我決定先去現(xiàn)場看看。我第一次去是在9月6日的下午,從新聞報道里看到了雕塑局部,剛好持續(xù)幾天的降雨也停了。當(dāng)天從地鐵2號線體育場站出來后,往北經(jīng)體育場北路,用不了多遠(yuǎn)就到達(dá)了南廣場,沒想到現(xiàn)場看到的和報道里的不同,畫面是這樣的:廣場上所有的雕塑都被防水彩條布包裹得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四周有施工圍擋,不遠(yuǎn)處還有保安值守。第一次探訪只能以失敗告終。
![大型廣場古代人物銅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5/150432_85094.jpg)
第二次去是在9月28日下午,全運(yùn)會結(jié)束后的第二天,當(dāng)時天氣剛剛轉(zhuǎn)晴。沒想到現(xiàn)場畫風(fēng)依然是這樣的: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撤掉了施工圍擋,沒有了執(zhí)勤保安,但是所有雕塑仍然披著厚厚的防水布,第二次探訪又以失敗告終。有了前兩次的教訓(xùn),第三次去之前,我曾委托一位住在附近的朋友提前去現(xiàn)場看了看,在確認(rèn)防水布已經(jīng)撤掉后,10月13日下午我第三次來到了南廣場。
![廣場不銹鋼動物鳳凰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5/154133_46051.jpg)
這次終于親眼目睹了這批雕塑的廬山真面目。南廣場西側(cè)的雕塑共有8組,包括“胡人牽駝俑”雕塑3組、“牛車出行”雕塑1組、“騎馬出行”雕塑1組、“抬轎出行”雕塑1組、“取經(jīng)”雕塑1組、“禮賓”雕塑1組。這組雕塑不僅個體數(shù)量最多,而且浩浩蕩蕩,氣勢磅礴。它的原型是唐代著名畫家張萱的代表作《虢國夫人游春圖》。在《虢國夫人游春圖》。原作已佚,現(xiàn)存的是宋摹本,珍藏于遼寧省博物館圖源網(wǎng)絡(luò)這幅畫描繪的是虢國夫人及其眷從盛裝游春的場景。
![不銹鋼鏤空鹿廣場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4/145414_14586.jpg)
杜甫在《麗人行》中寫道“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和“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就是對這次出游的真實(shí)記載。畫上共有九人八騎,前面的兩男一女是出行隊伍的引導(dǎo),后面的五騎簇?fù)碓谝黄穑迦酥衅渲星懊娴膬晌痪褪请絿蛉撕退逆⒚们貒蛉恕k絿蛉耸钦嫷闹鹘恰Kp手握韁,體態(tài)豐腴,鬢發(fā)濃黑,高髻低垂,豐潤的臉龐上淡描娥眉,不施脂粉,披著白色花巾,身穿淡青色的窄袖上衣和描金團(tuán)花的胭脂色大裙,裙子下面微微露出來的繡鞋,輕輕地踩在金色的馬鐙上。
![不銹鋼廣場抽象月亮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5/154440_86236.jpg)
與虢國夫人并轡前行的是秦國夫人。她的裝束搭配整體上和虢國夫人一樣,只有衣裙的顏色和她相反。她右手拿著馬策,側(cè)身轉(zhuǎn)向旁邊的虢國夫人,似乎有話要說。這位虢國夫人的一生跌宕起伏,落差之大令人唏噓。她是楊玉環(huán)的三姐,早年隨父母居住在蜀地,嫁給裴氏為妻,但裴氏早亡。在楊玉環(huán)得到玄宗“萬千寵愛集一身”并晉升貴妃之后,虢國夫人和另外兩個姊妹一同被接到長安,“玄宗并封國夫人之號:長曰大姨,封韓國;三姨,封虢國;
![不銹鋼仿真樹葉雕塑廣場景觀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119/191829_68859.jpg)
八姨,封秦國”,幾個姐妹都被唐玄宗稱為“姨”,并賜以住宅。當(dāng)時的楊家四姐妹“并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天下”,這組“虢國夫人游春圖”就是這一時期楊氏姐妹“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最好寫照。唐玄宗后期一系列原因終于導(dǎo)致了“安史之亂”,西逃途中士兵在馬嵬驛嘩變,玄宗被迫殺死楊貴妃和楊國忠。失去了最大靠山的虢國夫人只能“聞難作,奔馬至陳倉”,與她的兒子裴徽和楊國忠的妻子裴柔及其子楊晞一起逃到了寶雞。“縣令薛景仙率人吏追之,走入竹林”,于是虢國夫人在殺死了自己的兒子和女兒,以及楊國忠的妻子裴柔后,虢國夫人“已而自刎,不死”,自殺沒死之后被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最后因為“血凝至喉而卒”,死后被“遂瘞于郭外”。
![大型抽象燈籠廣場不銹鋼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122/220135_87568.jpg)
不論是原畫,還是雕塑,從主人風(fēng)姿綽約、雍容華貴的神態(tài)妝容,到她們典雅精致、富麗堂皇的衣品穿著,再到神情悠閑的侍從和膘肥體壯的駿馬,一股自信開放、樂觀大氣的盛唐氣象撲面而來。與此同時,玄宗天寶年間侈糜艷逸、驕縱淫逸的社會風(fēng)氣也預(yù)示著巨大的危機(jī)已經(jīng)離盛唐不遠(yuǎn)了。同樣是出行,游春圖里的虢國夫人騎的是馬,而這一組雕塑的主人卻坐的是牛車。
![廣場不銹鋼荷花景觀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4/145522_32692.jpg)
李震是唐初名將、英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李勣的長子,生于公元617年,卒于高宗麟德二年,死后“聽隨其母陪葬昭陵”。他的墓位于昭陵博物館所在地的李勣墓東側(cè),1973年考古發(fā)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和壁畫,其中就包括這幅《牛車出行圖》。這幅壁畫位于墓道的西墻壁,描繪了一位蓬頭、赤足、虬發(fā)的馭手駕著一輛高輪牛車緩慢前行的場景,牛車的裝飾相當(dāng)華麗復(fù)雜。
![不銹鋼廣場抽象駱駝景觀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5/154502_59902.jpg)
壁畫最大的看點(diǎn)是前邊的這位馭手:對于昆侖奴的外形,《隋書》中是這樣記載的:“人物小而色黑,婦人亦有白者。悉卷發(fā)黑身,性氣捷勁”,《新唐書》中也說“其人黑身、卷發(fā)、裸行”。可見“身小”、“膚黑”和“卷發(fā)”是昆侖奴在外貌上的三大特征。至于穿著,他們大多上身赤裸,斜披帛帶,下穿短褲。
![不銹鋼廣場抽象海豚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9/195953_64028.jpg)
這些特征從唐墓壁畫和出土的陶俑中都可以得到印證。昆侖奴究竟來自哪里?目前說法不一。有人認(rèn)為他們來自于東南亞地區(qū),也就是現(xiàn)在的越南、老撾和泰國一帶,也有人認(rèn)為他們來自于南亞的印度地區(qū),還有人認(rèn)為他們來自于遙遠(yuǎn)的非洲,通過海上和路上絲綢之路來到了長安。
![不銹鋼百年紀(jì)念廣場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7/171606_44560.jpg)
來到長安的昆侖奴大都被貴族和大戶人家買走,并記入奴籍,如果沒有意外,他們這個身份一輩子都不可能改變。《長安十二時辰》中地下城的城主葛老原本就是昆侖奴,先被賣到平康坊的青樓當(dāng)仆役,幾年后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主人為他脫去了奴籍,后來甚至建立了地下城并且當(dāng)了城主,一手掌握著長安城里所有最見不得人的事情。當(dāng)然,像葛老這樣的成功經(jīng)歷,其他的昆侖奴是想都不敢想的。
![廣場不銹鋼創(chuàng)意雙弓景觀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7/173948_27113.jpg)
《牛車出行圖》里那位牽著牛車的昆侖奴,看起來性情溫和,謹(jǐn)小慎微,任勞任怨,處于社會最底層的他們,生活境況十分悲慘,甚至無權(quán)決定自己的生死。這組雕塑的的原型來自于章懷太子墓的壁畫《客使圖》。章懷太子李賢是武則天的第二個兒子,太子李弘猝死后被立為皇太子,后來以謀逆罪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公元684年武則天廢中宗李顯改立睿宗李旦為帝后把持朝政,不久命令左金吾衛(wèi)將軍丘神勣前往巴州搜查李賢住宅,以防他謀反。
![廣場不銹鋼景觀運(yùn)動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7/172818_37243.jpg)
到巴州后的丘神勣將李賢囚禁別室,逼令他自殺,死時年僅29歲。唐中宗神龍二年以親王禮將李賢陪葬乾陵。1971年考古工作者對李賢墓進(jìn)行了發(fā)掘,出土了保存完好的50多幅壁畫,共計400多平米。其中最著名的壁畫之一就是這副《客使圖》,又被稱為《禮賓圖》,共有兩幅,分別畫在墓道的東西兩壁上。李賢墓東壁的《客使圖》。
![不銹鋼切面鹿雕塑廣場景觀雕塑戶外擺件公園景觀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7/175518_13565.jpg)
這幅畫最廣為人知,還上了中學(xué)歷史教科書圖源網(wǎng)絡(luò)東、西每幅畫各有6個人物,這12個人物的身份,成為歷來研究和爭論的重點(diǎn)。東壁畫左側(cè)的三個人是唐朝鴻臚寺的官員,他們頭戴介幘,身穿闊袖紅袍,手持笏板,氣度沉穩(wěn)、神情肅穆,正在商量著具體的接待事宜。最左邊這位禿頂?shù)氖钩紳饷忌钅俊⒏弑情熥欤泶┓I(lǐng)紅袍,腳蹬黑靴,目前普遍被認(rèn)為是來自東羅馬的使節(jié)。
![廣場不銹鋼典故人物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7/172525_25540.jpg)
中間的這位面龐圓潤,須眉清晰,頭戴一頂尖狀雙羽紅色小冠,身穿寬袖紅領(lǐng)白短袍,目前對他的國籍還有爭議,但大致都位于東北亞一帶。右邊那位距離稍遠(yuǎn)的使節(jié),根據(jù)他帶的皮帽的樣式,目前普遍認(rèn)為他是我國東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室韋族或靺鞨族的使者。
![大型牛廣場景觀銅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3/132652_72578.jpg)
墓道西壁的《客使圖》雖然知名度沒有另一幅高,但是整體布局卻大致相同:也有六個人,右邊三人是鴻臚寺的官員,左邊三人是外國使節(jié),這三個使臣從長相、裝束、神態(tài)等各方面雖然各不相同,但是他們拱手躬身、謙恭謹(jǐn)慎的態(tài)度卻相對一致。關(guān)于這幅畫的具體細(xì)節(jié)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這兩副《客使圖》作為鎮(zhèn)館之寶現(xiàn)在收藏在陜歷博壁畫館,是極為珍貴的唐代壁畫珍品,具有重要的藝術(shù)價值和史料價值。
![廣場不銹鋼一馬當(dāng)先景觀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119/193406_71509.jpg)
這次通過雕塑的形式復(fù)原出現(xiàn)在廣場上,成為大唐盛世“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最為直觀和真實(shí)的寫照。以上三組雕塑脫胎于畫作,而三組“胡人牽駝俑”雕塑則來自于出土的唐代陶俑。先來看這件雕塑。它的原型是旁邊的這件“彩繪胡人牽駝俑”。這件陶俑1974年出土于咸陽市契苾明墓,現(xiàn)在珍藏在陜歷博。這個胡人頭扎幞頭,凸目圓睜,闊鼻大口,留有蓬松的絡(luò)腮胡須,身著翻領(lǐng)袍服,外套毛皮坎肩,下穿紅色窄腿褲及皮靴,右手半握拳呈牽駝姿勢。
![廣場銅雕李時珍采藥人物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121/214625_72715.jpg)
再看這位袒胸露腹的胡人,其原型是1960年永泰公主墓出土的“三彩釉袒腹胡人俑”。他頭發(fā)中分,發(fā)辮在腦后,身穿綠色及膝翻領(lǐng)毛皮袍,袒胸露腹,下穿綠色窄腿褲,腳蹬赭色尖頭靴。他穿的這件皮衣,毛面朝里,保暖性很強(qiáng),價值不菲,很像李白在《將進(jìn)酒》中所說的價值千金的“裘衣”。最后一位胡人雕塑的原型,來自于西安韓森寨出土的“三彩胡人牽馬俑”。這位胡人身穿窄袖胡袍,眉骨、顴骨較高,酷似波斯人,雙手握拳作執(zhí)韁牽馬狀。這本來是一件牽馬的胡人俑,但為什么他旁邊的馬卻變成了一頭駱駝?
![城市廣場升旗臺](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0917/172412_63437.jpg)
廣場上還有一組“玄奘取經(jīng)”雕塑。疑問也隨之而來:玄奘大師和小雁塔有什么關(guān)系?小雁塔的建造初衷和大雁塔一樣,是為了存放義凈大師從天竺帶回來的佛經(jīng)、佛像和舍利,唐中宗景龍年間建成,這一年玄奘已經(jīng)去世半個多世紀(jì)了。小雁塔所在的薦福寺則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也比玄奘在世的時間晚了二十多年。此外,義凈在薦福寺的佛經(jīng)翻譯和佛學(xué)研究以律宗為主,而玄奘則是法相唯識宗的創(chuàng)始人。人物不一樣,時間對不上號,佛教宗派也不相同,玄奘和小雁塔、薦福寺并沒有什么關(guān)系,把玄奘取經(jīng)的雕塑放在小雁塔和薦福寺周圍,實(shí)在有些牽強(qiáng)。
![不銹鋼廣場抽象噴泉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3/132307_42818.jpg)
如果沒有指名道姓這個雕像就是玄奘的話,放在這兒也無可厚非,畢竟義凈大師也去天竺取過經(jīng)。但是這個雕像偏偏是有原型的,而且它的原型被明確稱作《玄奘負(fù)笈圖》。目前,洛陽的龍門石窟、印度比哈爾邦的那爛陀寺等不少地方的玄奘大師塑像,都以這幅畫像為原型。首先,建議將“玄奘取經(jīng)”雕像替換成義凈雕像。義凈的知名度雖然沒有玄奘高,但是也是和玄奘并列的中國佛教四大譯師之一,論貢獻(xiàn),義凈并不比玄奘少。
玄奘走陸上絲綢之路到天竺取經(jīng),義凈走海上絲綢之路到天竺取經(jīng),玄奘回來后建了大雁塔,義凈建了小雁塔,玄奘寫了《大唐西域記》,義凈寫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義凈所在的薦福寺和玄奘所在的大慈恩寺都是長安三大佛經(jīng)翻譯中心之一。因此,在小雁塔南廣場為義凈大師塑像,合情合理,實(shí)至名歸。比如這一組“乘轎出行”雕塑,一位貴婦端坐在轎子中,周圍有七個人,四個男侍從抬著轎子,兩個男侍從扛著木撐,后面還跟著一位手捧東西的侍女。
對于它的原型,雖然我查找了很多唐代繪畫、唐墓壁畫、敦煌壁畫以及出土文物,但是依然沒有找到出處。在沒有介紹的情況下,這組雕塑原本想要傳達(dá)的歷史文信息已經(jīng)大打折扣了。再次、“客使圖”雕塑的擺放位置有待調(diào)整。章懷太子墓道東壁的《客使圖》,六個人所站的位置和相互之間的距離都是固定的。但是廣場上的雕塑卻并沒有將三位使節(jié)和鴻臚寺官員放在一起,而是將他們和其他兩組不相關(guān)的“胡人牽駝俑”雕塑放在了一起。
不僅破壞了雕塑的完整性,而且將具有真實(shí)原型但豪不相干的人物搭配組合,不僅對所要傳達(dá)的歷史信息有錯誤,而且很容易引起誤解。希望后期會有調(diào)整。最后,“虢國夫人游春圖”雕塑多出來的一個人是誰?在張萱的原畫中,共有九個人騎著八匹馬,前面三人引路,后面五騎跟隨。但是廣場上的雕塑卻有九騎,多了一位騎馬的穿紅色衣服的侍女。
不知是怎么出現(xiàn)的?西安吹過的風(fēng)都是歷史,腳踩的地都是文化,這塊土地厚重的文明積淀遠(yuǎn)超我們的想象。小雁塔南廣場的這批栩栩如生的雕塑,讓那個氣象萬千的時代來到了我們面前,關(guān)于它們背后的故事以及這座城市的歷史,還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nèi)ヌ剿骱蛯W(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