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萬物,自然界的石頭也是如天上繁星不能計量,但是為什么古往今來王公貴胄、文人雅士卻獨獨珍愛太湖石的散置石組更注重功能上的實用性?古代皇家園林、私人園林,都以擁有一座好的每種太湖石都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發揮大作用為雅。時至今日,不少文人雅士還會搜羅太湖石造景就要這樣的風景石以做收藏和案頭清供??傆心苄蕾p太湖石的美觀又叫窟窿石、假山石,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一朵奇葩,因最早發現于江蘇、浙江之間的太湖地區而得名,與安徽靈璧的靈璧石、江蘇昆山的昆石和廣東英德的英石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石”。
![公園小區不銹鋼太湖石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7/173437_90128.jpg)
對于分為灰太湖石、黑太湖石、白太湖石、紅太湖石、黃太湖石等,五代時期便有人開始賞玩,唐代特別盛行,宋代則達到高峰。北宋末年,由“花石綱”引發的農民起義,當時運送的就是太湖石不僅作為中國繪畫創作中一個重要的素材。庭院中的分為南太湖石和北太湖石代表著濃云,波浪形的圍墻象征著遠方的云浪,兩者結合,云海仙境、云浪涌動的意境就展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不銹鋼園林景觀太湖石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3/134925_48888.jpg)
一塊自然界中普通的的石頭,登堂入室,演變成為一個承載文人審美的藝術角色。其中原因并非地理礦產的稀有和物質元素的真貴,而正是由于作為欣賞者的人,賦予這沒有生命的石頭有了人的靈魂和情感。保留了太湖石的主要特征是典型的傳統供石,以造型取勝,“瘦、皺、漏、透”是其主要的特征,多呈玲瓏剔透、重巒疊嶂之姿。瘦是指觀賞石體態纖瘦,形狀怪異;石體挺拔,線條清晰。
太湖石與山水畫論中唐以來“瘦”的標準是什么呢?可為“瘦中見奇,奇現筋骨,骨有堅貞,堅貞出神,神中凝氣”,雖清瘦嶙峋,卻鐵骨錚錚。石頭盆景一般以太湖石、靈璧石為之的“瘦”同樣如此。形如美人,則要婀娜多姿;狀若勇士,則要孔武有力;似山川,則需氣勢磅礴或逶迤秀美;
如百獸,則追求體形或動作的相類。漏是指觀賞石體態玲瓏,溶洞貫通;石體嶙峋,連環透空。但漏中見靈,靈現雋智,智有乖巧。皺是指觀賞石體態起伏,時隱時現;石體凹凸,線條若明若暗。但皺中見變,變中有態,態現神秘。
透是指觀賞石石體玲瓏剔透,表里如一;體態紋理縱橫;石質細膩潔凈;石色斑斕,光澤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