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鋼豆”丟失一事,在豆香園工作的工人余耀飛一臉的遺憾。他曾目睹了工人安裝“鋼豆”的過程,但在開園前,園中一寶“鋼豆”就丟失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外婆,這里少了一顆豆子。”昨天,一個小女孩在浦東豆香園玩耍時歪著腦袋問身邊的外婆,外婆猶豫了一會后,告訴小外孫女:“豆子埋在地下了。”明天,浦東陸家嘴豆香園將正式開園迎客。但就在前天晚上,該園一顆剛安裝完畢不到24小時的雕塑作品“鋼豆”,卻被人“摘”走了。睡了一覺便不見了據了解,以豆科植物為特色的豆香園于去年8月在寸土寸金的陸家嘴地區破土動工,占地3.6萬余平方米。
公園收集上海陸地適生的豆科植物近200種,是浦東首座以豆科植物為主題的特色公園及無圍墻開放式公園。市民可在這個公園見識豌豆、蠶豆、毛豆、綠豆、赤豆、荷蘭豆等品種的“豆子”。昨天下午4時,早報記者來到豆香園,入口處的游園守則第一條就提醒市民“不得搬移拆損園內設施設備”。“但那顆‘鋼豆’還是被人偷走了。”說起“鋼豆”丟失一事,正在園內工作的工人余耀飛一臉的遺憾。
他曾目睹了工人安裝“鋼豆”的過程,但睡了一覺,“鋼豆”便不見了。“我在這干了一個多月的活。”余耀飛說,他看著豆香園一天天美起來,但在開園前,園中一寶“鋼豆”就丟失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據浦東綠化署工作人員孫女士介紹,為迎接正式開園,上周六下午,施工單位將“豆凳”安裝到位,由于當日下雨,泥土潮濕,可能導致“豆凳”組成部分———一粒“散落在外”的不銹鋼豆的焊接安裝不是非常牢固。
次日,公園管理人員來到公園發現,那粒不銹鋼豆不翼而飛了。“這顆鋼“豆”的分量并不輕,少說也有十幾公斤。由于放置的地點在公園深處,吊車開不進去。為了28日的開園,十多名工作人員先把雕塑放在小推車上,而后費力地推到里面,再用撬棒把兩個豆莢一點點地挪到預定位置,安裝完后,大家都筋疲力盡。”雕塑的設計者、留德女藝術家周小平說。
將對新豆加重加固孫女士表示,他們將重新打造一粒“鋼豆”,“但可能趕不上開園了,做一粒‘豆’起碼需要10天的時間。整個‘豆凳’的制作歷時4個多月,花費十多萬元。”孫女士同時介紹說,他們不會對該城雕采取紅外線等復雜的防盜措施,不過,他們將對新豆采取加固措施,“新的不銹鋼豆將加重,被偷的不銹鋼豆內有不銹鋼支架,重新打造的不銹鋼豆內將加非不銹鋼的填充物,使其不能被輕易地搬動、偷走”。“盜城雕應受制裁”市城雕辦有關人士昨天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兩年上海的城市雕塑出現了不少好作品,損壞甚至被偷盜的現象也發生過,但浦東發生整件雕塑被盜的事情以前還沒聽說過。
人們可以對雕塑有不同的評價,但沒有權利損毀它,這樣的行為已經影響了城市的形象,應該受到人們的譴責和法律制裁。”設計者:我感到很驚訝很難過“25日早上10時左右,我接到電話,得知一顆鋼豆不見了。24日下午2時左右,這一組雕塑才在10名工人的努力下剛剛安置好,真沒想到這么快就不翼而飛了。想到整個創作過程的不易,我當時感到很驚訝、很難過。”雕塑的設計者,留德女藝術家周小平告訴早報記者。
去年8月,周小平開始為豆香園內的雕塑進行設計。設計期間幾易其稿,最終才把這三件一組的《石凳豆》雕塑確定下來。雕塑以裂開的豆莢為題材,兩瓣豆莢每個高約0.50米、長約2.5米,為花崗巖材質,豆莢中總共有3顆不銹鋼“豆”,其中一顆在“剝開”的時候不小心落在了邊上。
外面的這顆鋼“豆”直徑大約有70厘米,用2.5毫米厚的不銹鋼材料人工打造。周小平介紹說,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供人欣賞,還能給人帶來樂趣,又非常的實用,因為無論是豆莢還是落在邊上的那顆鋼“豆”都可以當凳子用,供人們休息、閑坐長談。整個豆香園的雕塑前后花了10個月的時間,除了《石凳豆》,還有門口的《彩福豆》雕塑。這次這么快就少了一件雕塑,讓周小平頗感痛心,她氣憤地表示:“這種偷盜公共藝術品的行為理應受到譴責,我希望能抓到盜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