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全國大型“和平·繁榮”雕塑巡回展已于7月3日抵達南京。7月3日上午9:00,北極閣公園。60余件色彩斑斕的大型雕塑錯落有致地散落在公園廣場四處,陽光灼灼之下,每一件靜默的雕塑都如同一個無言的故事。當戰爭的硝煙之間逝去已經60年時,當下的人們所做的,應該是在不能忘卻的紀念之外,共創和平與繁榮。《母與子》表達美好愿望本次參加展出的雕塑作品共60件,其中,江蘇雕塑家的作品兩件,分別為著名雕塑家、南京大學教授吳為山創作的《母與子》以及無錫雕塑家周阿成創作的《傳家寶》。
昨天,在展覽現場,《母與子》被擺放在最為顯眼的位置,這是一位母親前傾著身子,臂膀中小心翼翼攬著孩子的一幅動人畫面。母親和孩子的面龐雖然都是模糊的,但整件雕塑流露出的那份呵護與關愛,大約是天下所有母親與孩子之間溫馨關系的寫照。
站在自己的作品前,黧黑的吳為山顯然是激動的,他告訴記者,這幅《母與子》想要體現的,是歷史與人民之間的關系。“母親是偉大的,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應該尊重自己的母親。戰爭的災難,就是母親的災難。”從母親對臂膀中孩子的那份慈祥關愛,從孩子在母親懷中的那份愜意與快樂,吳為山想要表達的,正是歷史激勵人民,人民不忘歷史的美好愿望。整個展覽,一件名為《同齡時代》的雕塑對青年人有著獨特的吸引力。
雕塑作品表現的,是兩個神情、姿態都一模一樣的男孩兒,只是,他們之間相隔60年。60年前的男孩子,握著一桿步槍、戴著軍帽、斜背武裝帶、纏著綁腿、腳蹬布鞋;60年后的男孩子,手中握著的,是照相機三角架、戴著扁扁太陽帽、斜背大挎包,穿闊腿牛仔褲、腳登綁帶靴子。兩個男孩并肩坐在一起,而在他們中間靜靜流過的,是整整60年的時光。
一個始終流連在這座雕塑前的南大學生告訴記者,自己從來沒有想過,60年前的年輕人和現在的對比如此強烈。而這座雕塑,非常直接地表現了這一點,感覺很震撼。作為本次展覽的藝術主持,看著廣場上神采各異的雕塑,吳為山同時介紹說,這樣大規模、高水平的室外雕塑展覽在全省還是首次,藝術水平很高。“江蘇是書畫大省,雕塑也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六朝石刻濃縮了中國雕塑精華。而雕塑也是建設江蘇文化大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樣高水平的雕塑展覽對提高整個城市的雕塑建設水平非常重要。
”昨天的展覽現場,頂著烈日聞訊前來參觀的人們一直絡繹不絕。有攙著蹣跚學步的孩子一起來的年輕父母,孩子戴著小太陽帽,開心地在一個又一個的雕塑前踉蹌走過,年輕的媽媽一邊照顧孩子喝水一邊告訴記者,比起畫展和書法展來,雕塑展覽要直觀得多。雖然并不期望孩子能夠看明白多少,但給她一點感受也是好的;還有打著太陽傘、搖著扇子的老爺爺老太太,對于他們而言,參觀這次展覽,就是重溫60年前的歷史,勾起60年前的回憶。
此次“和平·繁榮”雕塑巡回展將持續至7月9日,在北極閣公園全天開放式展覽,并完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