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命名的全國首家"中國傳統知識與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展示基地"在深圳市福田區世紀工藝品文化廣場正式掛牌。30位來自全國各地、德高望重的工藝美術大師正式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聘請為我國首批"中國知識產權文化大使",其中有不少已是年逾70的古稀老人。我省著名雕塑、瓷雕藝術家王龍才,著名陶瓷微書藝術家王芝文名列其中。在現場,藝術家們伸出雙手,在模板上按下手印,交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永久保存。
據悉,該基地的成立有望由此翻開中國傳統知識與民間工藝"在創新中傳承,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發展"的標志性新篇章。傳統及現代藝術均遭遇仿冒"這個基地對我國傳統文化和工藝美術技藝的保護和發展太有意義了。"剛拿到"中國知識產權文化大使"證書,回到深圳市珍寶館展品現場的"泥人張"第四代傳人張锠老師對記者說。有30年工藝美術行業從業經驗的深圳珍寶館館長王少卿指出,我國許多獨具特色的傳統藝術包括編織、蠟染、地方戲劇等都已處于后繼無人、瀕臨失傳的境地?,F代工藝美術行業也未能幸免。
因為知識產權意識淡薄和誠信理念的缺失導致了粗制濫造、假冒偽劣、盜版、仿制等行為泛濫。一些具有獨立設計創新能力的工藝美術工作者和品牌企業對那些照版仿制、粗制濫造后低價銷售的現象深惡痛絕,卻又無可奈何。深圳工藝禮品行業一年的產值約在300億元,總共約有3000家企業,但幾乎每個工藝禮品行業都遭遇過被仿冒、侵權的事件。而面對侵權官司,很多原創禮品企業都寧愿吃虧,對該類糾紛是能躲就躲。
王少卿說,對工藝美術大師原創作品題材、創意、傳統獨特技法的保護亟待加強。我國傳統文化資源遭受掠奪而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信息發布臺的李宏奎則告訴記者,包括工藝美術在內的更多我國傳統知識和遺傳資源受到的掠奪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如花木蘭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圍繞著花木蘭的動人故事,形成了許多版本的詩歌、戲曲,卻沒有知名的品牌和明確的版權。美國迪斯尼公司將其拍成動畫片賺了20億美元票房。
此外,蠟染是我國悠久的民俗文化中一枝璀璨的奇葩。然而近年來,蠟染在原產地日漸衰落、瀕臨失傳,而日本、韓國等地已建立專門機構對蠟染進行研究、開發,或許有一天就會改頭換面成為舶來品。另外有資料顯示,美國孟山都公司已經獲得了中國野生大豆的遺傳材料,從中發現一種"標記基因",并申請了專利。而該公司擁有專利權的大豆品種,正被越來越多的中國農民種植。還有一些外國公司在中國各地搜集珍貴花卉植物物種資源,改進開發后用于貿易;
馳名世界的北京烤鴨現在用的已不是北京鴨,而是英國的"櫻桃谷"鴨。這種"櫻桃谷"鴨正是幾十年前英國人用北京白鴨做母本,雜交后繁育出的品種。李宏奎說:"不難想象有一天,當我們需要相關資料時,他們不會免費提供。
"對我國傳統知識、民間工藝、遺傳資源的保護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保護新策略1.考慮版權有償使用法保護傳統工藝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巡視員、宣傳處處長朱宏昨天表示,以后以"中國傳統知識和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展示基地"為平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更多地組織工藝美術大師參加海外展覽、文化交流等活動。此后,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陸續出臺保護我國傳統文化和工藝的政策法規,效仿音樂版權收費的做法,對傳統工藝實行版權收費使用等做法將在考慮和研究范圍之列。
2.數字化版權備案保護大師原創精品而針對目前申請專利到獲得專利證書至少需要半年時間、耗時長的問題,"中國傳統知識與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展示基地"考慮采用已在深圳實施的"數字化版權備案系統",對入館大師的每一件作品樣式進行版權備案。這樣操作申請到備案成功耗時最多3個月,花費僅100多元,同時備案證書受深圳市知識產權局認可。這樣的話,一旦發生侵權事件,該備案結果可成為工藝美術大師維權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