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黃專策劃,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主辦的“征兆——汪建偉大型劇場作品展”將于2008年6月28日在中國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展出。這是OCT當代藝術中心主辦的又一次大型個展,也是OCT當代藝術中心2008年一系列重大活動的首個展覽。展覽將帶給觀眾嶄新的藝術體驗和觀念震撼力。
汪建偉是中國目前最活躍、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多媒體藝術家之一,他曾多次參加國內、國際的大型展覽活動,他是中國第一個參加代表國際頂級藝術展的卡塞爾文獻展的藝術家,他參加過的其他重要國際展事還包括圣保羅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法國國際影像節、布魯塞爾戲劇節、亞太三年展、上海雙年展、廣州三年展。他的藝術跨越影像、戲劇、表演、電影、雕塑等多重領域,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公共性、綜合性等特征,被國際、國內藝術批評界公認為最具藝術才華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征兆》是汪建偉新創作的大型劇場藝術作品,它以一個寓言性的劇場背景,展開對藝術生產、社會環境、心理身體等多重藝術問題的探討,作品運用影像、圖片、劇場、雕塑、表演等多項藝術媒體、全景式地展示當下中國人錯綜復雜的文化、社會、心理、身體、倫理和空間狀態。
試圖將多個空間節點的場景反映在同一時間坐標軸上,借助類似于人類學的“異地調查”的方式來重新認知“異質空間”及“異”的概念。藝術家通過這種互相交叉、非線型的方法,發掘被某種慣常秩序所遮蔽的潛在事物,反映出藝術家本人的一種與人類思想邏輯、社會結構具有循環關系的知識系統,無論是錄像、裝置、圖片,還是戲劇、文本概念,都表現出特有的理性因素。“征兆”是從醫學領域而來的概念,醫生根據病人的某些癥狀來判斷病癥。
在這里這個概念實際上被汪建偉轉換成一種表達“不確定性”的藝術概念,在不確定的情境里面,有可能由于各種組合和穿插而產生的整體的關系,正如藝術家自己所說的“‘征兆’實際上就是‘關系’”,整個劇場作品也是藝術家汪建偉對各種跨領域媒介之間、以及各種綜合知識之間的關系的思考與表達。地址:OCT當代藝術中心上海新浦江城展區上海浦星路800號新浦江城中意文化廣場我對事物的看法來自于不同的知識領域,他們之間既提供了相互關聯的認識基礎,同時,又可以形成一種相互“詰難”的思維方式。
我希望通過這種互相交叉、非線型的方法,可以發覺被某種慣常和秩序所遮蔽的潛在事物。由此,藝術有可能被賦予一種新的功能?即它有可能通過改變人們的認識習慣,而獲得某種陌生的、有差異的世界。而作為傳統的方法,我們只能借助類似于人類學的“異地調查”來獲得,而今天,“異”的概念不僅僅是空間的概念,也包含知識與認識方式帶來的“異質空間”。
《征兆》的主題是關于“身體”如何演變為“個體”的生產機制與過程。它包括身體的物理性與生物體屬性,與教育、社會、心理、環境以及歷史與寓言之間所產生的相互制約,互相糾纏的混合體.在一種網狀結構的,不斷變化的矛盾中發展。這些”身體”介于日常與異常之間,時間是循環交叉的,空間是同時并存的,他們不被明確性界定,游離于事實與虛擬、記憶與現實的中間地帶,他們在某一時間所產生的“片刻”現實感,使整體變得更加曖昧與無意義。他們提供了一種征候性閱讀的現場。